来源:【人民网】图为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博岚摄人民网敦煌9月7日电 (记者张博岚)9月6日,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之际,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甘肃省青年联合会、甘肃省政府外事办承办的国际青年文化论坛在甘肃敦煌举行。
中国甘肃网8月18日讯 据中国张掖网报道(记者 张景初)2014年8月16日,第五届绿州论坛·丝绸之路文化弘场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张掖市华晨国际大酒店四楼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大、西北民族大学、敦煌研究院、南京博
记者11日从中国航海日论坛获悉,为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传承航海文化,增强全民的航海和海洋意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航海日活动组织委员会成员单位同意,发布2021年中国航海日公告。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5日电 题:展现多彩丝路文化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观察新华社记者刘红霞、邓玉山、潘莹民族舞、芭蕾舞、古典舞,舞剧、歌剧、音乐剧,《曙光》《睡美人》……盛夏,来自三大洲的60场精彩演出在新疆轮番登场,让本就能歌善舞的各族群众大饱眼福、直呼过瘾
新华社杭州10月19日电 通讯:国际智库学者在浙江福建参访 感受丝路文化与中国发展活力新华社记者郑梦雨 刘阳 于艾岑站在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旁,望着精美的出土文物,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尼古拉·卡萨里尼深有感慨:“眼前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促进通往东方新航路开辟
杨富学丝绸之路是一条贯通亚、欧、非三洲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在中西交往的经久历程中,中国的茶叶、瓷器及四大发明传至欧洲,给当时的西方社会带来了影响,至今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观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影响,传来的大多是香料、金银器等特殊商品,还有胡腾舞、胡旋舞等文化。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2013年12月,中国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开展考古工作,以期发现古丝绸之路上的月氏文化遗存,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努力。
不久前,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举办,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2个艺术团体汇聚一堂,共同开展了美术大展、街舞邀请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精彩活动,为广大群众奉上精彩绝伦的文艺盛宴,呈现了文旅交流对话、多国民众联欢的生动图景,抒写了文化汇聚、文明交融的动人篇章。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古遗址、古墓葬和文物预防性保护等方向承担国家科技项目 7项,主持课题 15 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余项,承担古代壁画保护相关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60 余项,编制完成了《古代壁画病害与图示》等十七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国家画院遴选院藏“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138件,以及13位知名书法家的作品一并展出,以此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