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清初时期,“大将军”和“经略大臣”、“将军”等官职一样,均非常设官职。清朝入关以后,“经略大臣”逐渐取消,“将军”则逐渐成为专门的满员官缺,驻守各省、边塞,拱卫疆土。而“大将军”因为地位特殊、权力巨大依然未改变其“大征伐则置,毕乃省”的短暂设置特点,而且一般都是“简王、贝勒、贝子、公或都统、亲信大臣为之”。“抚远大将军”作为清朝最为常见的“大将军”职位,在西北战事频繁的康雍两朝几乎成为了常设官职,有前后9人皇室宗亲、满洲勋贵或者皇帝近臣担任过这一职位。
何洛会之前曾担任盛京将军,这是个正一品的武职,是统辖盛京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位高权重。大明怎么就亡了,大清怎么就兴了,细读这段历史,拆解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的背后,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有来自深层的原因。
大将军在我国古代是武将的一个官职,在不同的朝代它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到清朝时期,大将军已经不是常设的官职,只有在有战争的时期才会设置,而且清朝也设置了很多名号,如奉命大将军、定国大将军、扬武大将军等,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抚远大将军。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有十二帝立国296年,在清朝立国掌权两百年中也出了许多文武双全、地位显赫、戎马沙场、功勋赫赫的名将重臣,为清朝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开疆拓土、征战四方、击败强敌、平定内忧外患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盖世功勋和杰出贡献,也因此名垂史册,万古留芳,成为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