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日报》文章《汉江源头在太白》引起了汉中、宝鸡两地网友们的‘互掐’。”3月3日,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微信公号发布文章称,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汉江水源头在汉中宁强,而忽然又多出来一个汉江新源头在宝鸡太白,搞得大家有点晕头转向。
这不仅意味着西安人从此喝上了“汉江水”,更是长江和黄河一次历史性的“见面”: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从秦岭南麓的三河口水利枢纽出发,自流涌入近百公里长的秦岭输水隧洞,一路向北奔来,历经12小时的跋涉后,在关中与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胜利会师”。
有着陕西境内“南水北调”之称的引汉济渭日前进入投产运行阶段,即将全面完工。这也意味着,继引入黑河、石头河、乾佑河等水源之后,西安即将喝上汉江水。01陕西境内的“南水北调”7月9日上午,黄金峡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即将全面完工,进入投产运行阶段。
7月5日,汉江湖北省襄阳市城区段现“泾渭分明”景观。受汉江支流——唐河流域上游降雨影响,唐河站水位迅速上涨。唐河经河南省南阳市流入襄阳市境内,与白河(起于河南)汇合后在襄州区形成唐白河,最后汇入汉江。唐白河河水浑浊,与汉江交汇后,汉江江水半清半浊,现“泾渭分明”景观。
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传递社会正能量,助推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7月16日10:30,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秦川大地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本次通水从引汉济渭年供水能力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库取水,经过秦岭输水隧洞,自流12个小时进入黄池沟配水枢纽。
在旬阳市城关镇拍摄的汉江景色(11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冬日时节,汉江陕西省旬阳市段呈现一派碧波粼粼的景象。近年来,陕西省旬阳市加大汉江生态保护力度,汉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汉江旬阳市段家河镇段景色(11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