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的新书《答案在风中飘》(原作名:The Philosophy of Modern Song),很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书影所选的66首歌里,多数是美国歌(除了The Who,The Clash和埃尔维斯·卡斯特洛)。他对“现代”的理解,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歌词第一句“How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中的“a man”,网易云音乐和古风版处理成 “男人”“男儿”,而QQ音乐则处理成了“一个人”,这种差异来源于英文原文的多义性,“man”既可以指“男人”,也可以泛指“人”;第二,字数差异。这一点在
《答案在风中飘:现代歌曲的哲学》,[美]鲍勃·迪伦著,董楠译,中信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416页尽管早已有了摇滚音乐巨人、游吟诗人、视觉艺术家、时尚先锋、实验电影人、自传作家等多重身份,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六年之后,八十一岁的鲍勃·迪伦(Bob Dylan)于2022年底推出了
Bob Dylan - Blowing in the Wind:「链接」他,不羁、反叛、穷极一生反主流,也是当今唯一一个同时集格莱美奖、奥斯卡奖、普利策奖、诺贝尔奖等世界不同领域最高奖项于一身的传奇人物。
成军超过25年的沼泽乐队,推出了最新的全长专辑《没有答案风中飘》,很多乐迷会欣然一笑,因为都知道鲍勃·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通常译为“答案在风中飘扬”,“没有答案风中飘”,感觉要和迪伦抬杠。
美国乡村歌曲,被约翰.丹佛的《乡村路带我回家》点亮。美国乡村民谣也是故乡家园、大地父母、乡村与风、森林与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是美国乡村歌曲的翻版。但是台湾校园歌曲,民谣的风格淡化了,美国乡村歌曲的粗粝消失了。美国乡村歌曲的九个经典,歌词都没有雕琢。
12月5日,《你在他乡还好吗?——我的歌曲人生》为主题的音乐欣赏与演唱专题讲座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据悉,此次讲座是华南师范大学“教学节”系列活动中的重要部分,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与音乐学院联合举办,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形式促进学生创意写作与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步提高。
1964年2月25号,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22岁的卡修斯·克莱七回合战胜了索尼·利斯顿,成了新的世界重量级拳王。当晚在迈阿密市郊的汉普顿旅馆,卡修斯·克莱和他的三个专程赶来为他助威的黑人朋友举行了庆祝活动。
▶▶文学奖是诺贝尔奖中门槛最低的一个,普通百姓也能唠上几句,比如它这几年特别喜欢女作家、有时候会皮一下把奖颁给流行歌手……▶▶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离普通人最近的世界大奖,那些闪耀着睿智与灵性的语言,总能在某个时刻打动读者的内心,让我们隔着时间与空间,与并不相识的作者们产生共鸣。
2017年2月,在央视的《朗读者》节目中,来自台湾的67岁老人胡德夫自弹自唱了一首《匆匆》。在钢琴的伴奏声中,满头白发的胡德夫放声高歌:“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头,韶光逝去无影踪。
冷凛中仿佛有一首儿时古老的旋律在耳边远远的传来,想了一会突然想起来了,那是二战时期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荡》,几十年前的旋律在脑海中冒了出来,不得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是记忆减退了,而是越来越怀旧了,每天发生的事情记不住,而过去久远的事情却越来越清晰的时常出现在脑海里,仿佛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