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又读不同的音,着实让我们有时候无所适从。读古文最怕遇到地名,因为大多与普通话读音不同,比如“乐“这个汉字。乐,其本义是一种弦乐器,读作“yuè”,因为音乐使人高兴和愉悦,所以“乐(yuè)”后来转声为喜悦欢乐的“乐(lè)”。
大家都知道“乐”字通常有两个读音,其实它有四个读音,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些读音的来历。樂,简体写作:乐。最初读音为yuè(读音:月)《说文解字》中说“樂,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虡也”。意思是说:乐,是五声八音的总称。像鼓鞞的样子。木,表示鼓鞞的支架。
“乐”字在《康熙字典》的音、义解释大致是:1五角切 逆角切 音岳 五声八音之总名 姓 燕将乐毅 2卢各切 音洛 喜乐也 乐天知命 与民同乐 3力召切 音疗 可以乐饥 4鱼教切 仁者乐山 益者三乐 5卢谷切 音禄 四民足用 国乃安乐 ⑥鲁刀切 音劳 伯乐相马 也作博劳。
1983年,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非常紧,提倡一家只生一个孩子,我是老二。可我命大,奇迹般地在打针的人来之前落地,爸爸妈妈又马不停蹄地带着刚出生的我,千里奔亲,到远在咸阳的姨姥姥家“避难”,等凑够了罚款,我们一家三口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