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如何睡个好觉”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青少年也受失眠困扰吗?“缺觉”对他们的成长有哪些危害?新华网独家连线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睡眠医学科主任徐佳,请她为提高青少年睡眠质量支招。新华网:青少年也会存在睡眠障碍吗?
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备受社会各界重视。《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仅为7.74小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气温高且湿度大,人体易感疲劳和不适,在这段时间应该注意防暑和养心健脾,其中午睡是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措施,可以帮助恢复体力,避免因高温导致的身体和精神疲劳。怎样才能睡出高质量的午觉?
临近期末,青少年朋友是否感到紧张焦虑,晚上难以入眠?据统计,全球失眠的患病率为10%-20%,儿童及青少年的失眠患病率约为20%。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医生刘静然介绍,失眠问题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容易醒或睡眠质量差,不只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长期还会影响健康。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问题成为近年来的关注热点。数据显示,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目前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少年睡眠障碍发生率已高达26%。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磊,请她支招青少年如何“睡得好”。“青少年正处在成长期,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光明时评】作者:王立刚(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讲师)今年全国两会上,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不约而同提出建议,希望在全国中小学推行“趴睡”变“躺睡”,充分保证中小学生实现优质午休。两位代表的“躺睡”建议,得到了一众家长和网友的赞同和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