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各类资源的消耗都十分巨大,其中就包括铜这种金属。我国2022年铜的总产量接近两百万吨,但这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因为我们使用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二还得额外进口,也相当于全世界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铜都供应给了我国。
清入关之初,币材主要依赖国内既有的铜器,康熙二十二年(1683)开海以后,铜材大部分取于日本,自康熙五十四年起,随着日本对铜出口的限制趋于严厉,清王朝逐渐面临铜的短缺问题,压制国内矿业的政策逐渐被放弃。滇铜在雍正年间产量激增,最终在乾隆初年成为全国最主要的铜材来源。
鼎,古代的器物,最初是炊具,后用作礼器。青铜时代,鼎的地位显赫,器体重大,铸造精美,先秦时期的鼎传世品或新发现的都是珍贵文物。“鼎”的古字形如下甲骨文金文【鼎】,象形独体文,象上有二耳,下有三足之鼎形。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为古时重器。
秦始皇建国后没多久,建造了阿房殿,并在殿外立起了十二个高达三丈、重则千石的巨型金人。这些金人都穿着外族的服装,每个人都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日夜守护着秦始皇和他的宫殿。其实要说这些金人,并不是金子做的,而是用铜铸成的。金子和铜相比,显然铜更容易获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负责人介绍企业的红色信物,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坚定理想信念。
周公灭东夷的盖、蒲姑等国,成王伐录,康王平定东夷大反和北征、伐鬼方,昭王伐会、伐虎方、南征荆楚,穆王伐淮夷和东国狷戎、伐扬越、征犬夷、反击南夷,夷王伐太原的犬夷,厉王伐西戎、击退淮夷入侵、击退猃狁入侵,宣王伐淮夷、伐徐方、伐楚、伐猃狁、伐条戎及奔戎、败于姜氏之戎、伐申戎,幽王伐六济之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