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行人冒雨行走在路上。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每年一到夏季的汛期,“七下八上”这个词在网络资讯中出现的频率就开始增多。最近,京津冀的罕见暴雨的和台风“杜苏芮”造成的影响仍在持续,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七下八上”期间天气的多变。那么究竟什么是"七下八上”?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近期全国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河南南阳、周口等局地特大暴雨。截至17日11时45分,河南省周口、商丘、许昌、焦作、新乡等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16日起至18日,强降雨依然位于四川盆地至黄淮等地,并伴有强对流天气,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须警惕持续暴雨。
7月16日零时起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那么什么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水利部门如何应对面对汛情社会公众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为你寻找答案↓↓↓什么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是指7月16日至8月15日一般而言在“七下八上”时西太平洋
7月16日起长江流域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7月16日至8月15日)进入防汛关键期后未来的降雨和前一阶段的降雨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降雨强度比较大影响范围比较广持续时间比较长不是“七上八下”而是“七下八上”是的,你没看错!是“七下八上”而非“七上八下”。
文丨李汉军“七下八上”是指七月下半月到八月上半月,对水利人而言,则是每年防汛关键期。而今年接续而至的二场台风,更加剧了这种情形。先是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登陆,但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系统却在持续影响。“杜苏芮”还未完全消停,第6号台风“卡努”又已在7月31日加强为“超强台风”。
当前,全国已步入“七下八上”(即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的防汛关键时期。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呈现出多发、频发的态势。同时,暑期来临,市民外出避暑,又应该怎样辨别地质灾害迹象?日前,第1眼新闻记者采访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
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全媒体记者 张仲鹏目前,我市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据介绍,“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气象大数据显示,此时华北、东北地区降雨最集中、强度最强、极端降雨发生概率最大。
7月16日零时起全国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系统即刻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防汛人员全面上岗到位防汛措施全面落实到位防汛责任全面明确到人防汛关键期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何“七下八上”是防汛关键期?今天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防汛关键期与汛期、主汛期有何不同?
00:00“七下八上”是每年公历的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这段时期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间。虽说此时我国雨带移动到了北方地区,但其对南方地区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湖南地区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降水少,部分区域干旱露头且发展。
7月23日,我们正式进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时段到来了。此节气里,我国高温、暴雨多发,空气湿度大,走在室外,经常能体会到“热如蒸笼”的感觉。气象数据也显示:大暑节气的平均气温在24节气中最高,平均高温日数最多,极端高温出现次数也最多,是名副其实的“炎热冠军”。
今天(7月23日),我国进入大暑节气,这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寓意着一年中最热时段的到来。大暑时节恰逢北方“七下八上”雨季,此时我国高温、暴雨多发,湿热交加,南方、北方的天气将会热得像“蒸笼”。常年大暑期间,也是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台风集中生成和登陆我国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