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提升生活质量。加上提前消费观念的出现,银行卡和信用卡的使用变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因为发工资或者其他方面的需要,用户需要去银行办理银行卡,这时候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账户属性这方面的问题。
根据数据调查,截止2021年初,中国有14亿人,而如果每个人办理10张银行卡,就有140亿张银行卡,但是作为银行卡的使用者,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多银行卡为什么没有号码重复的,为什么银行卡一般都有18位数呢,今天就为大家揭开银行卡的秘密。1.不同数字开头,有不同含义。
现如今去银行想办一张一类卡,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银行工作人员会问你一些问题,综合你说的情况,看是否给予办理一类卡,如果没有特殊用途,大概率只给你办理一张二类卡,其实在以前我们的银行卡账户是没有分类的,在任何一家银行可以办理多张功能都是一样的银行卡,但这种情况无疑给电信诈骗分子作案带来了方便,因此央行发布了相关规定,要求各家银行对银行卡的账户进行分类,在2016年12月之后开立的银行账户就有Ⅰ类户、Ⅱ类户和Ⅲ类户的区别,而以前开立的账户均为一类账户。
我们时常时常会遇到各种借记卡(储蓄卡)和贷记卡(信用卡)。银行卡号那么长一截,其实就像身份证一样,这里面也有一些规则。其实我们的银行卡号一般是16位或者19位。由如下三部分构成。●前六位是:发行者标识代码 Issu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IIN)。
昨日,杨女士通过掌上银行转账6万元以后,收款方一直未到账。经查,收款方的账户是二类账户,交易额度超限,系统提示交易失败。杨女士非常不解,银行账户怎么还有分类?分类的账户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怎么会影响了转账交易?
3、银行卡卡号。前6位数字是发卡行标识代码,也叫BIN号,不同的BIN号代表了不同的银行卡组织和卡片级别,第一位固定为“9”,后面5位由BIN注册管理机构分配。如工商银行储蓄卡:卡号以955880、955881、955882、622200、622202等开头的卡片为灵通卡或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