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来自老挝的莫晓岚在学校里。她将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成都大运会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2019年,初到四川成都,老挝留学生莫晓岚就被来了个“下马威”。“你叫啥子?”快递站的老板问她。“我是傻子?我怎么是傻子!
中新网成都12月5日电(单鹏 何芦恒)“我毕业后,会选择留在中国工作,找到一份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近日,老挝留学生莫晓岚在成都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自己未来成为老挝和中国文化交流的“桥梁”。成都大学老挝留学生莫晓岚。 邱川浩 摄 莫晓岚目前是成都大学影视与编导专业硕士研究生。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吕倩媛王诗瑶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郁):他们跨越山海,讲述与中国千丝万缕的情缘;他们怀揣梦想,书写精彩的“中国故事”。对老挝姑娘王诗瑶来说,2022年有太多全新的体验。这一年,她离开家乡老挝来到中国中部城市湖南长沙留学。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晋中1月7日电 题:“Z世代”留学生晋商故里体验传统民俗:多元 有趣中新网记者 杨静“文化多元,民俗有趣。”中国农历腊八节,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海德夫与同学们来到晋商故里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任村乡过“腊八”。在中国留学5年,海德夫依旧热衷于探索对中国的未知。
老挝美女为爱远嫁中国小伙,被中国老公送价值一亿的老挝房子,还在中国买了一套楼房,直言嫁到中国真的很幸福。那么,这个老挝美女是怎么嫁给中国小伙的,中国老公送她价值一亿的房子住进去了吗?老挝美女对中国的感觉又是如何呢?
在重庆的留学生活,能有多精彩?12月6日,2024年重庆国际文化嘉年华在西南政法大学开幕。老挝籍留学生李小美作为“留学重庆”宣传大使之一“现身说法”,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在重庆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与亲身感悟。
中新网岳阳12月17日电 (张雪盈)“在老挝,会中文、懂技术的求职者往往更有竞争优势,所以我们都想来中国留学。”老挝留学生彭维思表示,来中国留学拓宽了自己的选择之路。今年是23岁的彭维思在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岳阳职院”)度过的第二年。
【东盟专线】(第20届东博会)老挝留学生广西“取经”高铁技术 见证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新社南宁9月16日电 题:老挝留学生广西“取经”高铁技术 见证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作者 林馨对于21岁的老挝留学生吴明雄而言,首次的中国求学之旅,让他充满期待。
中新网贵安新区8月22日电 (周燕玲)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2024交流周)正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位于会址二楼的展示馆里,遵义师范学院老挝籍留学生安萍身穿老挝传统服饰,通过跨境电商直播平台,向泰国受众介绍中国电子产品以及贵州抹茶。
一群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青年志愿者的出现,给春运大潮中的兰州西站,增添色彩。1月18日,春运第五天,兰州西站候车大厅内人潮涌动,返乡旅客满载行囊和对家乡的眷恋,脚步匆匆。人群中,一群身穿铁路制服的外国留学生,向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格外引人注目。
中新社西双版纳11月12日电 (记者 缪超 刘冉阳)23岁的老挝姑娘提达拉,今年刚从越南一所大学毕业,却选择来到中国一所中学继续留学生涯。从大学生变为中学生,像提达拉这样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逆生长”老挝留学生,在西双版纳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并不罕见。
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许婧)“我的家乡是在老挝琅南塔省,离老中边境非常近,现在老中铁路中国过去的第一站磨丁火车站到我家只有几十公里,我家到边境线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老挝留学生李东20日说,他的梦想就是毕业后能成为一名老中铁路的铁道工程师。
中新社崇左3月20日电(陈秋霞 陈沿佑)“听说师兄师姐们毕业后,在老中铁路线上工作。我会努力学好中文,争取服务于老中铁路。”老挝籍留学生王安娜20日在广西崇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为中老两国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推动老挝民众学习中文热潮持续升温。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是我国最早对外招生的中职学校之一, 20多年来,该校培养了近三千名老挝学生,覆盖老挝所有的省和直辖市。近年来,中老经贸合作日益深化,带动“中文热”在老挝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老挝青年选择到中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