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庭的年终奖#2018年6月,铃木汽车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退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中国市场,并以1元的价格把股权转让给了它的合资方——长安汽车。铃木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退出中国市场呢?铃木修的原话是:由于中国市场转向大型汽车,我们决定将所有股权转让给长安汽车。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反而混得风生水起,是不是有点神奇?其实说起铃木汽车,很多老司机对它都有特殊感情,1993年进入国内市场的铃木,曾几何时风光无限,总销量更是在2005年就突破了100万辆,马路上随处可见铃木汽车。
在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很多人都说铃木离开了中国市场就活不下去,但事实上,铃木在海外混得是风生水起,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小型车外资企业,在当时可谓是引领了一波小车风潮,举个例子,在2020年,铃木全球销量300万辆。
为了不向中国市场低头,不惜白菜价转让股份?当年叱咤风云的日本车企铃木,未免有点自信过头了。在此消息公布之前,断崖式下跌的销量就是最直观的证明。铃木的“退场”引发了诸多讨论,有人将其归咎于“不懂中国市场”。但也有人认为是其固执地坚持“小型车”战略,最终导致了“水土不服”。
时间回到4年前,当时的铃木汽车对中国市场做出了一个判断:由于中国市场已经转向大型车市场,铃木汽车的小型车战略已经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铃木汽车决定要退出中国市场,并把铃木汽车的股份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长安汽车。
铃木汽车曾经在国内红得发紫的日系小车,凭借价格美丽在世纪初拥有一席之地,无论大街小巷,无论农村市区,无论上海西藏,随地都能看到小巧的铃木车。然后时过境迁,风光不再,2018年铃木黯然退场,销售在内地市场。
不知不觉间,铃木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2018年,铃木汽车一块钱出售了长安铃木的股份,是当年的汽车圈头条新闻,作为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曾经在中国市场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分别是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
铃木汽车发布2024年全球产销量情况,都呈现出总体增长且在印度表现突出的趋势。铃木汽车主要以小微型轿车为主,尤其是在日本和印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铃木2024年全球产量2024年铃木汽车全球产量329万9602辆,同比增长2.3%,连续四年增长。
说到日本铃木和长安汽车的合作,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开始得很美丽,结束得没道理,想想是很可惜”。它们的合作过程,像极了婚姻。1984年,铃木开始为长安提供技术支持,生产长安牌SC112微型厢式货车,大获成功,让长安坐上了该类型车的头把交椅,这算是相识相知的阶段。
在若干年前的国内汽车市场中,铃木汽车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铃木旗下的雨燕、北斗星、奥拓等车型,都在市场中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是,如今铃木汽车已经退市了,全新的铃木车型在国内很难买到。至于铃木汽车从国内市场中退市的原因,其实归根结底,在于铃木不愿意向中国市场妥协。
当2018年,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许多人对铃木这个决定嗤之以鼻,觉得铃木一定会后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舍得花钱”,世界各国猛的发现,中国市场不仅极为庞大,而且利益丰厚。
如果你是一位80后,如果你是一位车迷爱好者,你一定听说过铃木汽车,这批最早进入中国的日系品牌汽车。铃木于1993年进入中国,先后与长安、昌河等品牌达成合作意向,不可否认的是,铃木汽车在一些小中型车上取得的成绩是相当不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