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有两个文臣排名第一,一个是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大明朝版萧何”,也是文臣中的第一功臣;另一个是宋濂,同样被朱元璋称为第一功臣,他也是“浙东四先生”之一,更是元史的核心撰稿人,我们中学时必背的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12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翻开明朝文学史,鲜见诗文留下,我们最为熟悉的文章就是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多数人为自幼家贫却刻苦读书逆袭人生的宋濂所激励,其实从这篇文章背后还能窥见宋濂为人谨慎的一二:当时的宋濂已位及人臣,皇帝朱元璋的首席秘书和太子朱标的老师,同乡的晚辈来拜见他,绝不仅仅是想听他唠叨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也许还有其他的目的。
【论点摘编】崔振鹏在《“文”“儒”之变:宋濂的身份重建与元明之际的士风转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元明易代之际,士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及自我认知发生变化,宋濂是身处其中并推动潮流的关键人物。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后迁居金华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创作于700多年前的一篇古文《送东阳马生序》近日突然火了“终于读懂了送东阳马生序”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刷了屏《送东阳马生序》所描绘的奋斗精神和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引发了众人的共鸣↓↓↓“初读不识文章意,再读已是书中人。”有网友的文案是这样的:“你后悔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