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急救设备覆盖率显著提升,但群众“不会用、不敢用”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坐地铁不清楚路怎么办?对于绝大多数乘客而言,根据相关标志“按图索骥”是最便捷的办法。不过,北京市目前应用的轨道交通标志地方标准还是7年前修订的,随着换乘车站的增多和运营组织模式的多样化,车站内外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旧版标准已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
AED,又称“自动体外除颤器”,它可以识别特定的心律失常,并进行电击除颤,是一种便携式、非专业人员可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现场急救设备。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脏骤停人数约54万,其中约70%发生在院外。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为心室颤动,除颤器是心室颤动的终结武器。
我们可以在机场、地铁站、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向工作人员取得。当我们在医院外遇到心搏骤停的患者时,在黄金救援时间4分钟内,及时获取并正确 使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方法,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9月9日,海口一市民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想要急救时遇到AED外箱扫码才能打开。图/网络视频截图急救时发现AED扫码才能开箱!据极目新闻报道,9月9日,海口一市民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想要急救时遇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外箱扫码才能打开。
在我国,每天大约有1500人死于心搏骤停,而且大部分都发生在医院外,如果能够在黄金四分钟里展开急救,很多人就不会死亡。但是做到这一点仅有愿望是不够的,需要整个社会各个方面整体的配合和进步,《新闻周刊》本周视点,一起来关注急救。
高明首例!男子突发心脏骤停,危急时刻“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成功救命。12日晚7点多,在佛山市高明区旧体育馆户外篮球场,一名男子突发心脏骤停,晕倒在地,失去意识。生死关头,正好有三位高明医生在现场!
来源:北京晚报 为了给乘客提供更精细、更科学规范的指引,北京拟对地铁标志系统进行更新升级。近日,市交通委组织编制的地方标准《公共交通客运标志 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正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9月14日上午,广州公交AED守护计划启动仪式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两台装备有AED的公交车停放在广州国际媒体港进行展示。据悉,首批100台AED公交车已上线,覆盖市中心城区多条主干道,让“黄金4分钟”流动急救站延伸到街头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