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正月十二,西宁市民杜杰起了个大早,驱车赶往离家40公里的湟中区鲁沙尔镇,他要到现场一睹春节前登上河南春晚的鲁沙尔高跷队的演出。8时许,杜杰已经和朋友抵达鲁沙尔镇城区。此时,天空飘着小雪,大地已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积雪。
社火表演。祁晓军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21日,正月十二,西宁市民杜杰起了个大早,驱车赶往离家40公里的湟中区鲁沙尔镇,他要到现场一睹春节前登上河南春晚的鲁沙尔高跷队的演出。 8时许,杜杰已经和朋友抵达鲁沙尔镇城区。
绑跷、试跷、定跷……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火神庙,鲁沙尔高跷队迎来了春节前最后一次排练。“从腊月初一到现在二十多天了,今年大家积极性很高,报名的人也多,排练效果不错。”做好准备,随着社火音乐的鼓点舞动起来,鲁沙尔镇高跷协会会长李玉龙站在台阶上看着排练队形。
5米高跷社火表演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龙舞》作为此次河南春晚重点打造的节目之一,由春晚节目组和杨丽萍共同创作,强强联合,匠心打造,“霸气十足、磅礴大气”中展现了文化自信,这支高跷队就是来自我市湟中区的鲁沙尔高跷队。
中新社青海湟中2月21日电 题:中国高跷之乡的“Z世代”:愿自己成为故事的主角作者 李隽2月21日0时,气温低至零下16摄氏度。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的火神庙里,几十个年轻的身影陆续出现。“练了七八年,摔了无数跤,今天终于可以参加高跷表演。祈福仪式后,我就是‘七仙女’了。
高跷表演气势足。 图为《龙舞》视频截图伴随气势恢宏的音乐,演员脚踩3米多的高跷从霞光中迎面走来,镜头拉近,大家神情严肃,或是摆手扭动,或是变换队形……2月7日19时30分,以社火为灵感源泉的节目《龙舞》正式拉开2024年河南春晚的帷幕。“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图为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青年男子进行高跷表演排练。 马铭言 摄2月1日,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由当地民众组成的社火队进行年前最后一次排练。伴着锣鼓队铿锵顿挫的节奏,年轻小伙们挥舞双手,脚踩2米至3.6米的高跷围圈行走,处处热闹,“年味儿”浓。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一支高跷队伍踏着黄土地而来。……今年河南卫视春晚的开篇节目《龙舞》,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想过我们的高跷艺术还能这么表现。”“拍摄的时候就觉得很了不起,最后的成品效果更让人震撼。
腊月伊始,年关将至。当冬日的阳光晒热了高原的土地,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的火神会院子也开始热闹起来,镇上的年轻人们纷纷前来报名参加社火队。社火,西北地区春节期间的民俗表演形式,祈求平安吉祥,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其中,踩高跷项目是社火表演中“高”人一等、最吸睛的存在。
一寸高跷一寸故事——“河湟文化”看西宁系列报道之二欢快的锣鼓声、经典的戏剧扮相、出色的高跷表演……这一切无不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那浓浓的年味。再过不久,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又将拉开帷幕,备受瞩目的社火表演即将与观众们见面。今年的社火表演中,大家都期待着哪些精彩节目呢?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高跷队出来啦!”2月24日,伴随着鞭炮声响起,来自青海西宁湟中区鲁沙尔高跷队的队员身着五彩斑斓的戏服,脚踩高跷犹如踏云而行,“牛角”“王麻”“金娘”扮演得更是惟妙惟肖,充分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