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一首王安石的古诗,诗中写出京口和瓜洲之间只有一条河流的距离,而钟山之间也隔着几座高山。温柔的春风吹拂在我的脸上,皎洁的月光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照亮我回家的路。
王安石生在宋仁宗年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众多文人之中惟一一个以直面改革社会而闻名的诗人。在这样的风气下,一个做了八九年宰相,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人物,却终生只有一个妻子而且绝不纳妾,甚至别人给他纳好了妾,根本不会有任何麻烦,他也坚决不接受,这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荆国公王安石。
庆历两年,年仅21岁的王安石便考取了进士,据《宋史—选举志》记载,北宋一共举办了118次科举考试,一共录取了约14000人,也就是相当于每年录取进士118人,录取率极低,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年纪轻轻就考取进士,由此可见王安石的才能了得,就连当时的欧阳修也写了一首称赞他的诗句《赠王介甫》节选,这首诗大致意思是这样:你的诗句就像李白一样好,你的文章像韩愈那样妙,我去世以后哪个人能比得上你呢。
洞房花烛之夜,王安石紧张地推开房门,轻轻挑起红盖头后,他看着貌美如花的妻子,拘谨地作了个揖说:“夫人放心,我今后肯定一心一意对待你,此生绝不会纳妾。”但是在结婚当晚,两人合卺酒也没喝,王安石就转身离开了,留下妻子吴氏一个人无奈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