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开国皇帝顺治,得贤妃董鄂妃(原名乌云珠)襄助,欲建立满蒙汉一体天下,革故鼎新,但遭到以国丈吴克善为首的保守势力反对。他们乘顺治拜扫明陵之机,命刺客箭扫顺治,顺治得汉族状元徐元文暗助,得以脱险,闻董鄂妃病危,飞马回宫,解救已套上白绫的董鄂妃。
郭沫若先生,现代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剧,如《王昭君》、《屈原》、《高渐离》等,一些诗歌作品如今还被收录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譬如《静夜》、《天上的街市》、《雷电颂》,其文学功底屡屡被夸赞,作为一名文人,郭沫若无疑是成功的代名词,但作为一名丈夫,他却当得并不理想。
看中华天地悠悠,一晃五千年岁月,自先秦到近现代,数不尽的英雄风流、民族英雄。郭沫若生前,其人文学造诣极高,年仅27岁就发表了他人生第一册诗集《女神》,可谓是中国近现代诗歌领域的封神之作,郭沫若一举成名,让世人都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豪情才华。
国家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蜡像郭沫若引子在20世纪的中国,郭沫若是一位对现当代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他是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识渊博、才华卓著,一生著作不下两千万字,在文学、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翻译、古籍整理、书法艺术等方面,均有建树。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喜好,所以曹禺便走上了自己亲自创作戏剧的道路,虽说是创作戏剧,但是戏剧在文学界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这些作品都是以小说和剧本的混合形式书写的,所以既有传统小说的生动形象,也有剧本的活灵活现,现在有很多人之所以想要拍戏或者是写书,都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些名利
作者:宋宝珍优秀的创作者,是时代生活作用于心灵并在艺术的熔炉里锻造而成的对生存之关怀、对命运之思考、对心灵世界之探索,构成了曹禺剧作的深层内涵近日,北京人艺举办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曹禺根据巴金作品改编的话剧《家》在首都剧场上演,受到观者广泛好评。
郭沫若, 1892 年11 月16 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 年创作第一首新诗《死的诱惑》,1919年创作《凤凰涅槃》《地球, 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1921 年8月出版新诗集《女神》。
《雷雨》从其诞生到曹禺去世, 先后被《文学季刊》、文化生活出版社、开明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十月文艺出版社等机构出版发行。目前北京大学学术团队正在进行新版《曹禺全集》的编辑。这部“全集”以学术标准,全面体现曹禺各剧作的历史变迁。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有沫若、麦克昂等,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创始人之一,甲骨四堂之一,也是 “百科全书式” 的文学巨匠,被邓小平称为继鲁迅之后 “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隆重上演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