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讲述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在党中央领导下,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克服重重挑战,在东江和香江之间搭建起一条香港供水生命线的真实历程。
深圳水,你知多少?我们每天喝的水来自哪里?7月23日,记者来到深圳市供水源头——东江水源工程东江取水口,带大家一探究竟!深圳水,你知多少?数据显示,深圳全市年用水总量已超过20亿方,自来水日均供水量为500万吨,其中85%以上从境外东江调入。
《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书影。从狭义的个体生命看,水资源就是最直接的生命之源。尽管内地慷慨表示可以向港供水,但港英当局并不想依赖内地供水,为了储存更多的雨水,又于1960年开始兴建船湾淡水湖,这是全球首座在海中建造的水库,也是当时全港平面面积和储水量最大的水库,预计建成后储水量可达2.3亿立方米。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今年是东江水供港60周年。香港头条日报网1月11日报道称,香港水务署以“一脉相连 饮水思源”为主题,自去年9月起陆续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当中包括11日在铜锣湾时代广场正式启动的“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专题巡回展览。
中新网香港1月12日电 (记者 孙悦)“小时候用水不方便,很少穿白色衣服,因为白色衣服不耐脏,洗起来浪费水。”12日,“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专题巡回展正在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举行,一对年过七旬的香港夫妇边参观边对记者说,能喝上东江水很是感激。
湿冷魔法攻击下广东多地最低气温也终于跌至“个位数”粤北部分地区甚至迎来了霜(冰)冻网友们在围观南方如何过冬广东人掏出了压在衣柜最底下的羽绒服给自己安排上了打边炉并且跟朋友们谋划一项过冬的最高仪式感不是在泡温泉就是在去泡温泉的路上要说冬天去哪里“泡”?
本报驻香港特派记者 冯学知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 蓝编者的话:香港80%的用水来自内地。这背后是东江深圳—香港供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在全力保障香港供水生命线。今年是东江水供港60周年,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自2024年9月起陆续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