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北京法院网官方微博获悉,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外卖骑手深夜送餐途中猝死引发的生命权纠纷案,外卖员刘某某在送餐途中突发疾病身亡,家属认为外卖平台未尽到必要的救助义务,遂将外卖平台诉至法院,后法院经审理认为,在此次事故中,外卖平台、雇佣公司均有过错,最终一审判决外卖平台、雇佣公司共计赔偿刘某某家属150余万元。
日前,一则跑腿配送引发的索赔事件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网络热议。2月6日,据媒体报道,杭州一名闪送骑手因配送一款华为平板电脑时,外包装不慎破损,遭遇全额索赔,金额高达15000元。经闪送平台与华为门店协商后,骑手的赔偿金额降至3000元,但又遭遇平台直接扣款。
原标题:因为有这份“专属保险”,外卖骑手送餐中受伤获赔10万余元和传统行业不同,新就业形态往往是“一对多”的用工关系。一旦发生事故,“小哥”们面临找不到“东家”承担责任的困境。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到底谁来负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刘胤衡 记者陈晓)近日,北京金融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外卖骑手猝死的保险理赔案件。该案中,骑手每日开工前需要在平台App上点击购买一份众包骑手意外险,骑手田某意外猝死后保险公司却拒绝赔偿。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骑手法定继承人保险金60万元。
近日,“骑手因包装破损被华为店索赔一万五”事件引发关注。据浙江电视台6频道《1818黄金眼》报道,1月16日,闪送骑手李师傅帮杭州一家华为体验店送一台平板电脑,因为外包装破损,门店向他索赔15000元,后经协商最终赔付3000元。索赔金额和赔付金额是否过高?
据1818黄金眼报道,李师傅是闪送平台的一名骑手,1月16日他接了一个订单,帮杭州一家华为体验店送一台平板电脑到另一家店,订单价格显示为23.98元。订单送达后,因为外包装破损,门店认为会影响二次销售,向李师傅索赔1.5万元。经平台介入协商后,李师傅被要求赔偿3000元。
雨天路滑,外卖骑手赶着给买家送餐,车速较快,在抢道过程中不慎自己摔伤。住院12天后,外卖骑手贾政向外卖公司提出索赔,但外卖公司却表示,公司已为骑手购买保险,骑手为成年人,自己不注意观察路面和行人,车速较快,也应负一定的事故责任,而赔偿款应由保险公司承担。
“骑手因包装破损被华为店索赔一万五”事件引发关注。据浙江电视台6频道《1818黄金眼》报道,1月16日,闪送骑手李师傅帮杭州一家华为体验店送一台平板电脑,因为外包装破损,门店向他索赔15000元,后经协商最终赔付3000元。索赔金额和赔付金额是否过高?
未签劳动合同,若在外卖配送过程中,外卖员不慎受伤,责任该由谁承担呢?近日,福建省相关法院对外公布了一起外卖员工伤保险待遇认定纠纷。外卖员送餐时摔伤谁赔偿?小何在2022年4月19日入职福建省福清市某网络科技公司,从事外卖配送工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