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武术和思想有着很高的境界,他一度对自己的武技命名为“截拳道”而后悔。他觉得“截拳道”可能会变成一种限制,一种局限,所以他一再强调“截拳道”只是一个名称,他经常说:“当你完全明白搏击之道时,你便会知道搏击中是没有一种‘型’或‘式’。
“我一切的所想和所为,在于发现生活的真正意义——获得心灵的宁静” ——李小龙文/朱建华2016年11月,笔者与师兄郝钢携精心编印的《暇满人生》纪念画册,远渡重洋,专程赴美前往洛杉矶,拜祭截拳道恩师李恺师父,同时参加相关纪念活动,以此缅怀恩师仙逝一周年。
李小龙,中文本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 Lee,是中国近现代以来闯荡西洋,文武合一,学贯中西,极富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一位伟大的中国武术家、国际现代搏击教父级领袖人物和国际功夫文化文化现象级传播大师。
有些人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声名大噪;而有些人生前名声大噪,死后名声却随风飘逝;而有些人不论生前或死后都受世人敬仰,但人们只知其表面,却不知其内在。这是我这几天看了赵英俊离世新闻和一本书之后得到的感悟。人活一世,我们总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印记,证明我们曾经来过。
12岁的时候,李小龙就读于天主教男校喇沙书院,在校期间,在老师眼里,李小龙是个懒惰、固执而叛逆的问题少年,与我们所熟知的问题少年一样,那个时候的李小龙经常带着同学跟邻校的学生发生冲突,不过这样的打斗经常会被警察打断,李小龙家也因此经常被警察造访。
《生活的哲学》读书笔记(三)他是武学泰斗,更是卓越的哲学家读了这本书我最想说的是,自己真的孤陋寡闻。一直以为李小龙只是个“功夫巨星”,原来,他还有更辉煌的一面,他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哲学家,他是个极具人格魅力的生活智者。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为武术最高境界!不,我是中国人。 —— 李小龙经典语录人不了解自己时是最糟糕的。一切均需求真,一切皆是空的。所有形式的知识最终意味着自我的认知。 —— 李小龙名言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因为我最近专心致志地在研究水哲学,尤其是苏轼水哲学的现代化、都市化。我跟好朋友们也分享,雪儿建议说,你去写李小龙啊,你说的水哲学、随物赋形,李小龙不仅提出过,而且实践在他的武术里,很多人受到他这些精神的鼓舞,很多香港人都以这个精神拼搏事业和生命历程。
李小龙达到的是无招的境界,才会得出他的哲学而孙禄堂更是达到不以击败人为目的,只为不被人击败的天人合一境界,那是一种和谐,也就是凌架于内外兼修高深武功之上的:邪不胜正只有这样无欲无求,无为无我,才会是武功真正的意义,这也是佛禅道法所共通的,那就是空很多诟病孙不应战王子平,但这正是胜人一筹之体现,对内纯意气之争不用以胜王而去证明,但对外对异族或身临险境又不被人败而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