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港风迪斯科被00后玩明白了#花衬衫,夹着BB机的黑色皮带,白裤子,黑皮鞋,外加一头三七分的飘逸黑发,伴随着李克勤节奏强劲的金曲《护花使者》,在常军的直播间,你会觉得一下子进入了上世纪的某个聚会现场。房间是为了蹦迪特意打造的。
记者 张琪 路董萌 实习生 李泳锐 王楠当下,一种名为“蹦野迪”的户外音乐活动正逐渐流行起来。空旷的场地,人流聚集,齐声高歌,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氛围感,成为当下年轻人旅游的引流利器。许多受访者表示,“蹦野迪”不仅是释放压力、追求个性的新方式,还是情感共鸣与交流的平台。
我叫莉莉,今年21岁,重庆人,职业是酒吧舞者,我知道,很多人讨厌我这种人,喜欢叫我陪酒女,我只是每晚在酒吧跳跳舞挣钱,只是工作而已,我15岁因弟弟生病没钱读书开始打工,一路应战坎坷,现在经济独立自信坚强,希望我的故事能温暖大家。
卡座就不用考虑了吧,随随便便破千一个酒吧你去过一两次之后就可以蹦野迪啦夏天不考虑,冬天的话一般要把衣服存掉,不然穿个冬装在上面,也太怪异了叭反正我冬天去蹦迪都是棉袄加短袖hhh然后存了衣服之后,先去厕所。
在每个年代都有着不同的场所发挥着同样的功能——为年轻人释放荷尔蒙,八九十年代席卷大陆的改革春风为当时的年轻人带来了卡拉OK和录像厅,千禧年前的各大夜总会、酒吧占据了很多七零八零后的无聊夜生活,一零年后伴着铺天盖地的互联网经济,各大CLUB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城市扎根发芽,一时间
经常喜欢周末和朋友一起蹦迪“夜店小王子”的称号也渐渐被朋友熟知很多朋友对蹦迪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偏贬义的比较多觉得那种地方没几个好人,而且还高消费并且认为【我经常蹦迪,应该花了好几万了】吧其实我蹦迪很少花钱,每一次花的钱不超过20块,有些人说吹牛b,那你蹦到三四点,你打车回去,还
作为“酒吧之城”的成都,夜店的发展早已成熟,每到周末,即使到了晚上12点后,都能看到排队的人群,足以证明夜店在成都的受欢迎程度有多火!是面条啊:“成都是个不夜城,似乎没有白昼黑夜之分,凌晨2点还是那么热闹。
《野狼disco》就这样在抖音火了,歌词非常洗脑,极度形象地把蹦迪的每一个动作带到了我们眼前,虽然他唱的蹩脚的粤语hook,但如果你是一个不会讲粤语的大陆人,那你一定会觉得这一段实在讲得太清晰了,非常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