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何泳诗接班的意愿并不强烈,但父亲对她说:“如果你在外面不回来,我就当没有生过你。”放弃直播电商生意后,她走上一条艰难的接班之路。在传统的建材生意领域,“喝大酒”是家常便饭。出门谈生意,何泳诗常常喝到吐,被父亲看到并引发了自责。女儿回家接班4年后,父亲开始后悔了。
这段时间,各地都在举办毕业生春季招聘会。对一些制造业“厂二代”来说,除了就业,“接班”也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几十年前,他们的父辈抓住机遇,靠着一笤一担、一台机器、一面门店白手起家,一座座制造工厂拔地而起。
不知从何时起,社交平台上各种“厂二代”回家接班的故事层出不穷,他们大多都有着相似的标签:“外国留学或名校毕业”“外企或大厂工作经验”等,因种种原因,“被迫”继承家业。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考验人性,尤其对于女性继承者而言,在时代与世代差别带来的错位感下,更感手足无措。
编者按最近,社交平台上,#大小姐真的回国接厂了#话题热度高涨,“厂二代”洋洋洒洒地分享接班经历。“新一代制造业未来全靠我们了。”一名“厂二代”在小红书上发帖。“凡尔赛”的“厂二代”不是孤例。时下,高校毕业生走向传统制造业乃至工厂一线,逐渐变得常见。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周雅婷 实习生 全艳琳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中央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这意味着,民营经济即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时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实习生郑铭茵 广州报道当“‘大小姐’回国接班”的故事走出爽文小说和短剧,会发生什么?2020年,黄希谊(图中央)回到位于广东佛山的家族企业工作,她的家族企业分布在广佛,她常常在两市间通勤,既要到门店“打卡”,也要到车间办公。
一排排生产线上,机器人和机床配合实现自动运转,数十台机床面前仅有两三名工作人员。眼前这一幕,让远道而来的德国客户对着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里工实业”)总裁李卫铳赞不绝口。然而,在李卫铳儿时,里工实业并不是现在这番模样。那时,工厂只有5个人,“作坊式”生产橡胶密封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95后黄希谊这几年有了新称号——“厂妹”。以前她接触的是各式各样的时尚艺术单品,现在说起工业互联网和机械设备如数家珍。 这是她“接厂”的第四年。 20世纪80年代初,黄希谊的爷爷作为一名工程师于退休后创业,在广东佛山开起了生产机械设备的工厂。
制造业新老交替,“厂二代”们逐渐登上台前。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邓双琳编辑|李薇头图来源|视觉中国“我是一个完全不懂平台、不懂外贸的年轻人,创业初期除了一腔孤勇什么都没有。但我只用半年时间就把国际站店铺做到行业TOP3,单月询盘4000+,单月业绩也突破了300万。
今年是姜妍回自家工厂工作的第4个年头,她对第一次在酒桌上谈生意的情形还记忆犹新。那时她第一次与副总去应酬就被吓到,“我那天开车不用喝酒,但我目睹她是怎么喝掉一瓶白酒的,上洗手间的途中就在走廊里吐了”。她心想,原来做生意那么难吗?实际上,姜妍并不想回厂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