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气温不断飙升,各种冷饮和冰镇食品成了许多人的心头好。但是若不注意饮食方法,就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男子一口气喝完冰镇的饮料后狂吐1000毫升血,引发网友热议。在哈尔滨某医院急诊室,一男子佝偻着腰吐血,总量大概是1000毫升,医生及时抢救。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3年5月17日谣 言 空调反复开关能省电?真相:一直开着空调比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更省电。由于空调在启动时的瞬时电流往往较大,如果反复启动,耗电量会相应增加,同时不利于空调的保养,对空调造成损害,影响空调寿命。
当下,我们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从7月11日正式入伏至8月19日出伏今年“三伏天”将持续整整40天“三伏天”更要注重养生“养对了”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养不对”可能会落下病根“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又应该如何正确养生?“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
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更加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子人体有这“两怕”1 中伏要防病1. 心血管疾病:一不小心要人命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
红网时刻新闻7月13日讯(通讯员 罗哲)56岁的易先生是一名装修工人。上周,由于天气炎热,他在工作时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不仅胸痛胸闷、头晕,而且还全身冒汗。他以为自己是中暑了,于是在一旁的阴凉处休息了会儿,然而收效甚微。
夏末时分,暑热未散。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脆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警惕“高危时刻”。根据医院历年统计数据,气温每升高1℃,到急诊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增加17.3%。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夜晚同样闷热,心血管疾病患者勿轻视暑热余温。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自7月15日起为期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正式开启“暑”为中医“六邪”之一为调理身体,冬病夏治年轻人重拾传统养生经验将晒背、泡脚、中药下午茶等去湿补气之法统统安排上三伏天养生成风潮但要依据个人身体条件学会“私人订制”解暑调养不可盲目随大流晒背的约,不是谁都能
对于很多地区的人来说,刚刚经历了30天的高温天气,又无缝衔接40天的“超长版”三伏天。而且,今年的三伏天是“超长版”三伏天: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这是因为三伏天中的“中伏”的时间长短并不相同,入伏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今日,正式入伏“三伏天”被称为一年中非常热的时间段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堪称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节你知道吗?在三伏天,情绪也会中暑!如何预防?三伏天养生要避免哪些误区?一起来看看!壹什么是三伏天很多人只知道三伏天是一年中潮湿、闷热的日子,却不知道三伏的来由。
随着夏季天气渐热,心脏和肾脏将面临高温“压力”。高温天心脏负担重警惕3大求救信号“多气象因素模型结果显示,春、夏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分别增加17.3%。”这一结论刊发自2009年12期的《环境与健康》期刊。
案例一“太凶险了!我当时就觉得胸口闷,脸色苍白,跟我之前中暑的症状非常相似,没想到竟是心梗!”7月12日,在接受了急诊介入手术、安返病房后,长沙55岁的王先生(化名)仍心有余悸。王先生一直有运动的习惯。当天晚间,他在打羽毛球时突发胸闷,脸色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