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科幻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三体》电视剧主创如何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呈现科幻,影片中哪些科幻将成为现实?现实中哪些科技充满科幻气质?2月12号,《三体》电视剧主创白一骢、杨磊、陆贝珂和中核集团原子能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工作者以及特邀嘉宾姬少亭做客经济参考报直播间。
假设人被一个纳米丝拦腰切断,是否可以继续活着?《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科幻小说之一。关于三体的一切,都备受科幻小说迷们的关注。《三体》动画的发布,着实让《三体》又火了一把。而在这部动画中,上来的第一幕就是:古筝行动。
如今电视剧《三体》正在热播,看到第2到第5集的朋友都发现了有这么一段剧情,就是“科学边界”组织的负责人申玉菲为了向纳米材料专家汪淼证明“物理学是不存在的”,告诉了汪淼有一个惊恐的事件即将发生,就是在某日的凌晨1:00~5:00,“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
----【 前言 】----“如果把一张纸放在坦克履带下会发生什么?”这个听起来像段子的问题,在今天有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如果是芳纶纸,它真的能承受住。这种被誉为“材料之王”的特种纸张,强度是同重量钢板的5倍,能防弹、耐高温,甚至能用来制造战斗机机身。
在《工人日报》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一个有三条导轨的高大结构,中间是一个圆柱形的舱体,在电磁弹射动力的作用下快速上升,抵达顶部后再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回落,据视频介绍,该结构是一个模拟微重力环境的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这个结构可以模拟长达4秒的失重时间。
小小纳米,有什么神奇之处?4月28日下午,“追星就追科学家”校园公益科普活动走进连云港市赣榆外国语学校。作为2023年全国首站活动,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郭少军与学生们“面对面”,开启了一场科学之旅,共同探究身边的科学奥秘,用“纳米大餐”点燃青少年的科技之梦。
南方网讯(记者/刘思敏)在热播电视剧《三体》中,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纳米材料可以制作削铁如泥的“飞刃”,还可用于制造太空电梯通达宇宙。而在现实中,纳米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已领先世界,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产业化进程。
看电影《流浪地球2》,一定会被剧中太空电梯的展示与被毁那一段场面震撼到,高达9万公里的太空电梯,从地球表面向上延伸的高度超过了如今人类发射的几乎所有的人造卫星,它的上端连接着空间站,这个空间站的高度明显要比如今400公里左右的国际空间站和我国天宫空间站高得多,其作用主要是向月球和太空中运送物资。
在《三体》中,“纳米飞刃”削切硬物于无形体现了碳纳米管一个重要特性——轻质高强。之所以这么细的碳纳米管能有如此高的强度,主要是碳纳米管由碳碳键组成的六元环结构完美连接,要想破坏掉碳纳米管,就必须让碳碳键发生断裂,这需要提供很高的能量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