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文化体育康养产业发展活力迸发,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升,文化强省、教育强省、健康河北建设实现新进步。
张颐武:为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鼓与呼。去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提案,聚焦互联网公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建议加强对互联网公益平台的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大平台的龙头作用,推进行业透明机制建设,引导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进入互联网公益行业。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促进“村BA”、村超、春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乡村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为前提。当前我国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状况如何,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有效提升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成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明确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人心,为社会长足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当下海南自贸港建设正稳步推进,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建设。
当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疫情影响着每一个人,我们仍能看到一个韧性不减的上海。近一周的会期,“城市软实力”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完善社会治理模式、讲好上海故事等建言献策。
2021年,是挑战与机遇交织、危机与转机并存、艰险与曙光同在的一年,面对重重困难和考验,全市文旅系统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党百年、文化济南三大主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特色亮点精彩纷呈:“东亚文化之都”首次参评、高分通过;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探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体,搭建主体教育平台,发挥人才优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先行。青年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传承乡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乡村新文化的使命。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善评》,传播滕州好声音,汇聚滕州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特邀评论员 刘芬芬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乡村的魂。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目标是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领域的全面振兴,其中,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抓手,为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