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口”,更在“刀尖”——最近一年,或许没有哪一项新技术比人脸识别更配得上“毁誉参半”这个词。随着央视2021年“3·15”晚会曝光了多家门店利用摄像头获取人脸信息的案例,人脸识别技术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从前段时间网上引起热议的“戴着头盔看房”短视频,再到日前(10日)出现的广西南宁十几名业主刷脸卖房被骗超千万元,人脸识别系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今年成都很多小区也陆续安装了人脸识别等智能门禁系统。
本月,新闻透视报道了“亲邻”门禁系统远程开门需要下载App,除了频繁弹出各种广告外,App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也让业主们充满担忧。节目播出后,上海市网信部门介入了调查,结果如何?当初这款打着“设备免费”旗号进入小区的这款门禁系统,是否就真的“免费”呢?来看报道。
我国的互联网科技是非常发达的,现在人们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自从移动支付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后,很多人都不愿意带现金出去了,这也就使得很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捷,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毕竟,互联网四通八达,所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是非常多的。
最近,福州市仓山区正祥滨江假日小区的业主王女士告诉福建新闻广播“新闻三剑客”,小区物业突然通知,7月1日起小区门禁将全部改为“微信开门”,而业主担心家中有老人不会使用微信小程序,或者孩子没有手机,会出现进出不方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