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介绍,关于返还彩礼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规定了三种可返还情形,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已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以及彩礼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男性盈余,女性赤字”这种情形已经持续许多年了,从古至今,都会有家庭按照“一儿半女”的说法来延续香火,到今天也不能完全将这样的观念进行扭转。2021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春节前后是定亲结婚的高峰期,今年春节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彩礼新规”正式施行。近日,多地适用新规对彩礼官司作出判决或调解。“彩礼新规”正式施行2月1日,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
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为妥善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平衡双方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8日发布审理涉彩礼案件司法解释,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原则、诉讼主体资格等重点难点问题予以规范。
实践中,中国素有彩礼风俗。在现代,彩礼依然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彩礼在婚前给付后,如果双方最终未缔结婚姻关系的,给付人多会要求返还。如果双方离婚的,也发生彩礼问题要求返还的情形。人民法院需要根据哪些标准和条件来决定是否支持当事人对于婚前给付财物的返还之诉呢?
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记者王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今天(2月1日)正式施行,剑指“天价彩礼”问题,受到社会关注。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遭遇借彩礼索取财物怎么办?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孟文雅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舞阳街道妇联、舞阳街道经发办、龙凤村党支部、团支部、关工委联合莫干山律师事务所在龙凤村文化礼堂以“美丽人生幸福一生”为契机,开展《民法典》婚姻家庭专题讲座。
民法典:婚姻法新规,夫妻之间也要留个“心眼”,原因是什么?《民法典》首次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写入法律条文中,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导向,也是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