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晓彤(山东大学)近日,“男德班”的话题引起热议,一些网友“望文生义”,将“男德班”视为对男性言行加以限制,蹭“女德班”的热度,甚至就像诟病已久的“女德班”那样,试图给男性套上陈规陋习的“枷锁”,引起了一大批网友的声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7年前的‘男德班’在群嘲中草草了事,这一次呢?作为全国妇联权益部、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多个国内外组织长期合作的男性参与专家,方刚早在2015年10月就推出过一期“男德班”,不过当时仅有两位男士报名,而且很快也在舆论的“群嘲”中草草了事。
“男德班”学员体验孕妇的辛苦。新京报资料图电视剧《赘婿》在去年热播时,“男德学院”的梗,让观众眼前一亮。当时,一些社会上出现的“女德班”,打着传播传统文化的旗号灌输“三从四德”,实际上只是宣扬加重女性不平等地位的糟粕。
□张宇萍(长沙理工大学)2023年2月底,一场被民间称为“男德班”的工作坊在北京举办。发起者,是国内性与性别领域的著名学者、性教育专家方刚,他从90年代就开始关注女性主义与性别意识的普及。这次9位参与者,最小的23岁,最大59岁。体验过程中,他们有抗拒、有投入,也有流泪的时刻。
近日,“男德班”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早在2015年,“男德班”便已经首次面向社会开班。当时“男德班”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人报名,最终报名者只有区区三位。面对冷嘲热讽,“男德班”的初次尝试遭遇挫折。7年之后,这一项目再次重启。
(记者 朱文龙 高广超)不久前,长期从事性别研究的专家方刚启动“男德班”带领者公益培训,引发舆论关注。据新闻报道,“男德班”早在2015年就开办过,当时因遭到舆论争议而草草收场。从相关报道来看,“男德班”背后的主要诉求是性别平等,主要内容是探索推动性别平等的途径和做法。
性别学者方刚在2022年重启了“男德班”。在后来的采访中,方刚多次强调,“男德班”全称是“好伴侣、好父亲:男性成长工作坊”,意在通过培训,让男人反思传统的“支配性男性角色”,学习如何与伴侣相处,如何主动承担做家务、照顾孩子等责任,从而成为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全参与型好男人”。
实习生 傅晓 澎湃新闻记者 任雾听说男德班要在2023年重启,顾伟激动地表示,他愿意再一次报名去上课。“男德班”,全称为“好伴侣好父亲:全参与型男性工作坊”,由性别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方刚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