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子女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应该是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这种亲情是金钱也难以买来的血缘之情。可是有很多家庭在利益面前,让亲情尽失,他们违背了做人的道理,不但不对父母尽赡养责任,还公然指责一直孝顺父母的姐妹,为了争夺父母的财产,甚至拉着年迈的母亲和亲人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孙广礼把凉好的水端到母亲床前,耐心地等待老人喝完。 2日上午,在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前柴沟村一间破旧的小屋里,老汉孙广礼端着白开水,佝偻着身子端到母亲床前,像照顾孩子一样,耐心地等她喝完。30年的时光,母亲已跨过了100岁的门槛,而孙广礼的腰也更弯了。
张甲安,男,1962年11月生,日照市五莲县汪湖镇潘家庄村村民。作为一名上门女婿,他精心照顾精神残疾的岳母三十余载,照应两个妻妹上学,凭着自己的拼命实干,改变了一贫如洗的生活,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用心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动人赞歌。2022年,他被评为“日照好人”。
[长沙] 环卫工照顾103岁母亲30余年,爱心社工为老人装无障碍厕所新湖南客户端11月2日讯(记者张树波 图/记者华剑)63岁的周强云家住星沙五区15栋,从事环卫工已有十多年,每月工资一千余元,平时靠捡废品补贴家用。
以前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儿女们不赡养父母,被父母告上法庭,然而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却比较奇怪,一个88岁的老人,她的养女,对老人非常孝顺,勤勤恳恳照顾老人30年,却被老人亲儿子告上法庭,兄妹二人为争夺老人的监护权反目成仇,这到底是为啥?
江西赣州。30年前邻居叔叔张万澄旧病复发,弥留之际他把精神失常的妻子和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托付给了崔月女夫妇俩。日常起居、孩子读书、生病送医,崔月女夫妇完全把婶婶母子俩当成了自家人。村民们说,她只认崔月女,其他人她都不认。
【原创故事,版权所有】张小花为了照顾在城里读书即将高考的儿子,在学校附近租了间不足二十平米的陋房。张小花的丈夫在几年前得病去世留下他们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好在儿子懂事孝顺学习成绩也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为了生活费和儿子的学费,张小花在同乡推荐下去医院做起了护工。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有人曾说:“生儿子继承家产,生女儿负责养老,好一个儿女双全,想得真美!”有天在社区小广场散步,听到有个老阿姨跟年轻宝妈说:““双胞胎儿子啊,两套房子,两辆车,两份彩礼,伺候两个儿媳妇,将来带两家的孙子。
乌鸦反哺,感天动地。她30年来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和重病在身的父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用真诚和大爱书写了“久病床前有孝女”的佳话,她就是袁州区幼儿园教师、共产党员叶新梅——“我只想回家还能高兴地叫声妈妈。
在这个寒夜里,朱明新的家庭上演了一场感人的离别。身着蓝色毛衣,脚踏塑料拖鞋的83岁朱明新站在棺木旁,注视着女儿的棺木缓缓被抬上车。这位母亲,三十年的坚守,泪水已然干涸。她坚定而坚强,最后一刻也未掉一滴泪,三十年的悉心照料已将她的泪水消耗殆尽。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9日讯为充分展示东营市全境域内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群体,2月9日下午,东营市举行“德润东营·最美东营人”记者见面会,邀请1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最美东营人”代表,讲述他们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奋勇担当的感人事迹以及背后的故事。
赵金成,男,1953年7月出生,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南赵村人,滨州市宇航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党员。现年70多岁的他30年来默默无闻地践行着凡人善举,坚持尽己所能救危扶困,为周围人、为社会立起了一道“慈善”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