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修行就是要平易化、生活化,活出真我2015年8月,梁兴扬在金仙观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李雪 摄)人物简介:梁兴扬,1979年生,云南大学毕业,陕西终南山金仙观道士,因在网上普及道教文化而为人所知。
文/郑新安这个世上就有些怪人,身的曹营心在汉,执其位而不做其事。一般的,像有这种情况的人,早就被人赶走了。可有人当了和尚不干和尚的事,而且直至终老也未被除门,这也是佛的宽容博爱吧。关于佛这事,有人就很信,有人很尊重就不信。信不信由你,老天有眼,心诚则灵。
寺庙历来是佛门净土,庄严肃穆,僧人们每天打坐、诵经、吃斋、念佛,这是我们的常规印象。渐渐地这座报恩寺庙便成了流浪猫狗的救助站,很多人都把附近的流浪猫狗也送了过来,甚至于有人把自己不想养的猫狗,生病的猫狗,都偷偷扔在寺庙门口。
你敢信?16年前有这么一位大牛,他是清华物理学博士,年薪近百万的“人生赢家”,可他却在人生高光时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家做和尚,他就是清华博士张明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传奇人物,张明光的故事!
北宋时期,儒家思想作为主导价值观体系完成了自身的理论建构,并强化了对佛、道等思想体系的融合引领。佛教挑战儒家思想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通过走上层路线得到发展,到唐代已经普及,在上层人士和朝廷官员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儒家思想。
我们今天继续说说丛林制度。和尚和政府什么关系呢?中国政府政治上对他们一直是有管理的。皇上对佛教、道教都是当老师的。所以见帝王不用跪拜,合掌问讯。管理上,从东汉开始,就已经改了。唐代也有,类似于咱们的宗教司,唐代属于礼部。不是说你想当和尚既可以当和尚的,也得学习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