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人民日报》11 版2023年以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坚持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聚焦“五大定位”,建设“五大中心”,着力培育十大产业集群,启动六大功能片区开发建设,大胆闯、大胆试、拼命干,5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
中新网郑州5月17日电 (刘鹏 李颖)作为中部河南省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郑州航空港区)当下正加快培育、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7日,郑州航空港区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述消息。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刘慧丽 见习记者 李衍慧 实习生 张玉立5月24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港东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开园仪式举行,入园企业现场签约。这是郑州航空港区挂牌的首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计划总投资额约20亿元,远期规划占地650亩。
大河网讯(记者 高利国 王怡潇) 11月7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航空港区专场新闻发布会,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海涛对该区“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中原特区”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编者按 | 万物皆可“算”。当前,“十大战略”之一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正引领“数字河南”展现出澎湃动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动能,多地正在加速布局,抢占算力高地。近日,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智算中心。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刘远怀 首席记者 孙科5月7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航空港区调研,对这里发展给予新期望。今年一季度,航空港区GDP增速超19%,“领跑”全省,“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带动航空港区、郑州市发展的动力。未来,航空港区还有哪些打算?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开发区是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为全省经济稳定向好提供强劲“区”动力。
每经AI快讯,据中国网直播,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郑州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5334亿元,构建起从关键核心元器件到整机的“芯屏网端器”全产业生态圈,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为引领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
□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骏 杨亚坤/文 徐聪/图5月1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行电子信息产业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2023年该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5334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80%以上,已构建起从关键核心元器件到整机的“芯屏网端器”全产业生态圈。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雅琪加快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窗口、主引擎、主阵地,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快速度、超常规发展。2024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交出出彩答卷。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河南省创新能力起势跃升。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当下,郑州航空港区正在加快培育万亿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将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圈与金融服务圈更加紧密融合,碰撞出新的产业推动力,是郑州航空港区面临的新课题。
□ 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慧丽广募英才为招商!就在明天,郑州航空港将诚邀天下豪杰,共图大业。12月27日,郑州航空港产业合作交流会将在北京召开,近200位知名企业代表、商协会代表及知名专家,将齐聚一堂,共话发展机遇,共谋合作之计。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 实习生 林志楠“弗迪电池工厂每2秒就可生产1片单体蓄电池。”“空港科锐电力只需3名工人即可运行1条生产线。”4月30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组织开展“一转带三化”工作研讨会议。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段伟朵 文 朱哲 摄影】4月26日上午,河南郑州航空港“金融汇客厅”启动仪式暨生物医药大健康产融对接会在郑州航空港举行。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聪达现场推介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引导基金遴选子基金情况。
1月12日召开的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传出喜讯,2018年郑州市经济总量首破万亿大关,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这是郑州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与此同时,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