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浅诗”出名后,现代诗受到了不小的争议。不少从前并不关心诗歌的网友,也开始直接否定了现代诗这一文学体裁。有人表示:“我只知道唐诗宋词,现代诗是“什么鬼”!”对此,笔者真的要替徐志摩、余光中、舒婷、冰心等人鸣不平了:其实咱们现代诗真的是有精品的。
邬霞邬霞是服装厂女工,小时候是留守儿童,她14岁开始打工,跟她妈妈去了同一家工厂,她把自己的年龄改大,妈妈把自己的年龄改小,为了可以互相照顾。这个热爱吊带裙的姑娘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尽管收入不多,但她有一衣柜的吊带裙。
劳动者赞作者 高晓光你很朴实生来就是干活的命不劳动觉得不舒服劳动好象你的生命你深深懂得金山银山是劳动铸成的美丽长虹手上的老茧创造了温暖还有光明田园的果香那是汗水浇灌的收成工厂机器的轰鸣是中国制造在发声饱经风霜你脸上刻下岁月的年轮劳动者的成功五一放歌 作者 雷亚利世界因劳动变得丽靓
导语“人们关注许立志,往往因为这么几个词:‘富士康’、‘90后’、‘诗人’,但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诗到底好在哪里。” 诗集的众筹发起者秦晓宇顿了一下说,“他的诗,值得出一本诗集。” 预计明年1月诗集《新的一天》就能出版,首印3000册。
诗三百,思无邪,这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意思是《诗经》三百首,思想纯正没有邪念。细品之下,原来几千年来不止爱情没有变过,打工人的现状更是从来没有变过,读着读着就让人沉默:《诗经邶风式微》——天已黑了,打工人为何有家归不得?
八年过去了,诗坛潮起潮落,星起星陨,有谁还记得打工诗人许立志?还有那首《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作品见于《打工诗人》《打工文学》《特区文学》《深圳特区报》《天津诗人》《新世纪诗典》等,生前在深圳富士康打工。
纪录片讲述的是六位漂泊于城市和家乡的打工者——富士康工人许立志、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煤矿工人老井、爆破工人陈年喜、服装厂女工邬霞,他们日夜穿梭在幽暗的矿井或枯燥的流水线上,过着毫无变化、不断重复的今天和明天,甚至,无数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学人君按:周启早,1985年生,湖南怀化人,中国打工诗歌领域代表诗人。周启早19岁南下深圳打工,业余一直坚持诗歌创作,其中《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流传甚广,相继被翻译成英意德三种文字。访谈人:吴思怡 扈迪 蔡翔 等。
如果没有经历安史之乱,没有半生飘零的经历,诗圣杜甫能否写出似“三吏三别”这样的惊世之作?如果没一次次被贬的经历,苏轼能否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果不是半生罢官赋闲,辛弃疾能否写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想再看一眼大海目睹我半生的泪水有多汪洋我想再爬一爬高高的山头试着把丢失的灵魂喊回来我想在草原上躺着翻阅妈妈给我的《圣经》我还想摸一摸天空碰一碰那抹轻轻的蓝可是这些我都办不到了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所有听说过我的人们啊不必为我的离开感到惊讶更不必叹息,或者悲伤我来时很好,去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