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嘉琪 通讯员 吴丹近日,连江育成8000万尾“岱衢族”大黄鱼鱼苗,更多大黄鱼即将“游入平常百姓家”。2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安凯乡半山村的白沙澳大黄鱼育苗基地,一个个巨大的育苗池整齐地排列,借助灯光,数千万尾“岱衢族”大黄鱼鱼苗在池中欢快地游弋。
食性好、长速快条形修长、腹面金黄口感更接近于野生大黄鱼……近日连江育成8000万尾“岱衢族”大黄鱼鱼苗更多大黄鱼即将“游入平常百姓家”2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安凯乡半山村的白沙澳大黄鱼育苗基地,一个个巨大的育苗池整齐地排列,借助灯光,可以看到数千万尾“岱衢族”大黄鱼鱼苗在池中欢快地
立秋时节,“全国海洋大县”连江,一场“海”与“山”的交响正在上演:海上,花蛤、缢蛏、鲍鱼、大黄鱼、生蚝接连丰收;山上,茶叶、紫灵芝、黄桃、荔枝四处飘香……一个个特色产业,犹如色彩缤纷的拼图,拼出连江乡村振兴的绚丽图景。以特色产业“一子落”,带动乡村振兴“满盘活”。
身形优美、食性好、长速快颇受市场青睐……近日3000万尾“岱衢族”大黄鱼宝宝 在连江出生了 近日,记者从连江县“百台万吨”建设指挥部获悉,连江县利用“岱衢族”类野生大黄鱼为繁殖母本,成功培育两批“岱衢族”大黄鱼苗,总育成数量达3000万尾。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福建省连江县是海洋渔业大县,盛产大黄鱼、鲍鱼、海带等海产品。近年来,当地努力提升养殖技术,探索打造深远海养殖新模式。这两天,当地部分养殖户正忙着为大黄鱼搬家。在连江县定海湾海域,离岸边大约3公里的“定海湾2号”深远海养殖平台,就是大黄鱼的新家。
卢统辉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鱼苗。记者4日获悉,连江500万尾“岱衢族”鱼苗搬到了新家——“中国大黄鱼之乡”宁德海域。用水管给鱼宝宝“搬家”3月开始,福建沿海到了鱼儿放苗时节。在连江县,渔民们每天早早起床,追随潮水,将大黄鱼等鱼苗投放到海上渔排。
近日,连江“海上牧场”迎来丰收季,自主培育的40万条“岱衢族”大黄鱼成熟上市,丰富市民餐桌。连日来,定海湾海域的“定海湾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上,渔民们用竹竿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黄鱼驱赶入一侧的水下网箱内。
近日全省首个“定制化海上生鲜无人机安全速达”应用场景在连江实现首飞连江的新鲜渔获最快1小时以内就能从原产地“飞”上市民餐桌8月29日,在位于连江定海湾的“闽投1号”深远海养殖渔旅平台上,养殖户将装有大黄鱼的冰鲜海鲜专用保温箱固定在一架小型无人机下方的吊舱中,经过定海长途枢纽站的中
“乾动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受访者供图)2日凌晨3时许,连江定海湾依然漆黑一片,捕捞工黄和平却已经到达了距岸边约5公里的“乾动2号”深远海养殖平台。经过简单的准备,黄师傅熟练地将一条条在平台中畅游的大黄鱼装进网兜。
央视网消息:眼下,随着海水温度回升,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海域迎来了大黄鱼投苗的最佳时节。最近,当地渔民忙着将本土培育的大约2500万尾大黄鱼苗投放渔排进行放养。在定海湾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附近海域,一艘载着500多万尾活蹦乱跳的“岱衢族”大黄鱼鱼苗的运输船刚刚抵达。
从“木头房”搬到“塑胶房”,再搬到“深海豪宅”“大黄鱼三迁”的两岸情近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以《福建连江:2500万尾大黄鱼正式“安家”深水网箱》为题,聚焦“大黄鱼三迁”养殖模式。近日,记者在连江县定海村东南面海域看到,渔民们正在塑胶渔排上对大黄鱼进行分苗、搬运。
2月21日,连江县坑园镇大黄鱼育苗场内,12个育苗池整齐排列,2000万尾4厘米至5厘米长的“岱衢族”大黄鱼鱼苗游曳其间。这标志着连江“岱衢族”大黄鱼规模化育苗获得成功,“海上粮仓”再添优质蛋白,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卢统辉查看“岱衢族”大黄鱼鱼苗生长情况。
8月9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联合采访小分队来到福州连江探访全国首台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9日,记者从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码头乘船出海,约15分钟后,抵达“闽投1号”深远海养殖渔旅平台。位于连江定海湾的“闽投1号”深远海养殖渔旅平台。
年关将至,在福建省连江县定海湾海域,渔民们利用智能化设施平台,在深远海养殖的500万尾类野生大黄鱼正“鱼跃”上市,经过捕捞、分拣、装箱后,通过冷链发往全国各地。这些类野生大黄鱼,身形颀长、色泽金黄、肉质紧实,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成为新春年货的不二之选。
年关将至,连江定海湾“海上牧场”500万尾大黄鱼正抢“鲜”上市,为市民的餐桌增添一抹鲜美。1月3日,记者乘船来到位于筱埕镇的定海湾“海上牧场”,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一口口深水网箱、一片片塑胶渔排、一座座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显得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