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其官方平台上发表《科普|赞!新一代“飞天战袍”正式上线!》一文,文末有读者提问:“请问,航天服是哪个大学承担研制的?”,对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微回复称,“航天员中心研制的,部分高校参与了一点工作”。
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已于北京时间14时57分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在舱外的7个小时中,出舱服表现出色。与以往的出舱服不同的是,此次的航天服背后多了一面国旗。另外,航天员还可以通过出舱服饮水袋饮水。网友:细心周到,我们的航天服棒棒的!
并实现了7小时的太空行走以及出舱活动任务,创下了中国宇航员舱外活动的纪录,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网友都向中国发来祝贺,但对于中国航天员再次出舱的消息,一些国家却相当刻薄,一名韩国网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就酸了,称航天服是美国二手的吧?
最近神舟十二号的返航使得全国一片欢庆,人们在观看中国宇航员出舱工作时,发现宇航服虽然看起来十分笨重,但是他们的活动却非常轻快。据相关报道,我国是全世界第三个拥有独立研究制造宇航服能力的国家,另外两个分别是美国和俄罗斯。
来源:湖南大学微信公众号湖南大学 湘潭大学联合声明“神舟十二号”成功升空以来,多家媒体对“舱外航天服”工业设计进行了报道。该科技协作项目由某航天部门与湘潭大学于2014年签署合同书,项目负责人为马秋成,技术负责人为罗建平(时任湘潭大学讲师)。2016年1月,项目通过验收总结。
最近,我国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出舱进行近7个小时的太空行走,随他们一起备受关注的,除了可爬行的机械臂之外,就是两套价值数千万的舱外航天服了。说到航天服,你知道吗?最早的航天服1935年就出现了,而我国最早的航天服,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
如果航天员不穿航天服暴露在太空里,首先面对的不是缺氧的问题,人如果不呼吸可以坚持几分钟。而如果暴露在太空的真空环境里,没有气压,人体的血液及组织内的体液会快速蒸发,形成水汽,在几秒到十几秒钟里人就已经彻底失去了意识。
中国空间站是我国独立建造的一个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90吨的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完成建设,不过在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首次空间站的人员入驻,并且顺利地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这可以说为我国未来持续进行出舱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