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王锦涛核心阅读甘肃张掖临泽县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每100粒玉米种子就有13粒产自这里。完善质检机制,推广智慧耕种,延长产业链条……近年来,当地多措并举推进玉米制种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产业活力不断增强。
4月15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制种玉米种植农户们,抓住气温转暖和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严守农事农时,按照制种玉米种植规范要求,采用人工精细播种种子牙胚损伤少、出苗率高、后期管理方便快捷、生产的种子优质率高的方法,快速推进制种玉米播种。
初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时下正值制种玉米中耕、施肥喷药的管护关键期。清晨,伴随着丝丝凉意走进临泽县新华镇向前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今年的玉米出苗还不错,目前正是玉米拔节期,后面重点是做好除草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保证今年秋天有个好收成。
【来源:新甘肃】秋收万颗子,遍地“黄金”落。连日来,临泽县31.8万亩制种玉米陆续成熟,迎来收获期,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玉米,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走进平川镇三三村村民缪龙的制种玉米田里,一株株玉米挺拔整齐,果穗饱满鲜嫩。
中新网兰州10月29日电 (戴文昌 杨艳敏)在甘肃张掖市临泽县,玉米制种产业凭借得天独厚优势,加之有力政策扶持、强劲科技支撑以及完善产业体系,销售模式已从“成吨销”到“按粒卖”的完美“逆袭”,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经济价值实现双提升。
为不断提高制种玉米单产,准确掌握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示范点玉米生产情况,准确分析制种玉米机械化种植产量,临泽县沙河镇邀请省、市农技专家对示范点制种玉米进行测产。近日,测产工作组在兰堡村玉米机械去雄示范点对制种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实收测产。
2022年2月21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举行高标准农田玉米制种基地机械化作业演示。(资料图)艾庆龙 摄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丁思)为中国提供一半以上玉米种子的甘肃河西走廊,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藏粮于技”?又如何守护农民创收的“饭碗”?
眼下,正是玉米成熟收获的黄金季节。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地玉米地里,农户们正麻利地将一个个沉甸甸、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掰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田间道上,运输玉米的农用车辆来回穿梭着,伴着机器的轰鸣声将一袋袋玉米棒装车运走,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