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些年轻人感觉自己是‘地下室人’,感觉自己是螺丝钉。面对一位年轻读者的困惑,首都师范大学俄语教授王宗琥谈到,俄罗斯文学本身就是苦难和严苛的社会环境下诞生的,探讨的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到自我心灵的救赎。
俄罗斯有一千年的历史,但她的高级文化只有两百年。俄罗斯第一位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是普希金,他活跃在1820到1837年。进展是神速的,1869年,托尔斯泰就写出了《战争与和平》。这一点与美国很像,我觉得这里面有值得思考的东西,为什么会这么相似?
第7章 穷人 俄罗斯文学中,任何人亮相文坛的掌故都不及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生动,也没有人引起了他这样广泛、惊人的骚动。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的说法是人尽皆知的,尽管他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自己的天真和幼稚,并使其带有感伤色彩。
【原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 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显得十分美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原创作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站在自己的人生阅历、阅读感悟与对诗歌的理解的角度,突然发现了一个看似简单又其实很难突破的诗歌创作方面的界限,即伟大的诗歌、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诗人将自己的全部生命、精神追求、人生价值与文学创作全部融入到了他所在时代的变革洪流中了,而且是始终不渝地为之流泪、为之欢笑,为之痛苦、为之幸福,为之呐喊、为之高歌,换言之,诗人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浪潮的代言人。
重新看完作家米哈伊尔·左琴科在世的最后一本著作《日出之前》,我依然感到深深的震撼。对俄罗斯文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对其中一些文人忧郁冷漠的形象印象深刻。我们把这种俄罗斯文学中极度忧郁的性格也作为其文人的一个特征来理解,并且认为这也是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