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宗教、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呈现出神奇而复杂的模样。这种剧烈的反差,不仅颠覆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最初印象,也让人不禁质疑: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国家在女性权利这个问题上走向了如此极端的道路?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拍摄的照片,一名建筑工人正小心翼翼地在建筑横梁上行走,站在这上面可以鸟瞰曼哈顿全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军阵地上拍摄的照片,英国人放了几个假人在阵地上糊弄德国人。
说到阿富汗女性,大家的印象中就是穿着连眼睛都必须遮盖起来的造型,但原来在上世纪6-70年代的她们并非这样的,她们可以穿着时尚的短裙,留着喜欢的短发,可以上大学工作,自由自在地都在街上…其实在战争以前的阿富汗是个对比现在来说,是更稳定、风气更自由的年代,50年前的阿富汗可以任由女性
近期以来,网上经常看到一些阿富汗的消息,都是塔利班政权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法所颁布的一些政策法令,比如阿富汗要求女性到了12岁就不能再去上学、女性不许出去工作、不许在公共场合说话、女性出门不仅要穿罩袍还必须把脸都蒙起来,而且还砸毁电视、音响、手机等设备,不许人民听音乐、唱歌、娱乐等等。
她是个天使,出身名门,会讲五国语言,1954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她的出现,正如一股清凉的山间清泉,潺潺流过每个观众的心田,一举成名,让无数人迷上了这个美丽真实的女孩,她就是这位拥有比利时、荷兰、英国、爱尔兰混血的传奇女性——奥黛丽·赫本。
自从塔利班攻占喀布尔以来,国际社会一直争议不断,大家吵得最厉害的,是阿富汗妇女和儿童的权利问题。8月17日晚,塔利班召开记者发布会,发言人穆贾希德保证,他们会在有条件的法律范围内,尊重和保护妇女的权利。
=====【小兵聊军事】第93期 =====在1979年苏联大举入侵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阿富汗都堪称一个和平、繁荣、开放、包容的美丽国度,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瑞士”。上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穿着入时的金发美女吸引了路过小伙子们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