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何成江 王芙蓉夏季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又到了野生蘑菇旺盛生长的季节。湖北省野生蘑菇种类多,分布广,野生蘑菇有的营养丰富,是不少人心中的美味;有的却含有毒素,是极毒的杀人高手。
近日雨水多林间的野生菌也长势喜人对其喜爱的人们纷纷高呼“又到了吃菌子的时节” 野生菌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它们在自然界中生长,不经过人工种植和加工,保留了最原始的营养成分和天然的风味。它们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来源:央视财经 野生菌虽然鲜美,但食用时要谨慎。前几天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接诊了4名来自贵州的患者,原因疑似误食了亚稀褶红菇。 6月25日凌晨,家住贵州省盘州市的张女士与朋友一起食用了自己采摘的野生菌,之后出现了头晕呕吐的症状,怀疑是野生菌中毒。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一户村民在山上捡拾野生菌时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烹饪食用后致一家4口中毒被诊断为蕈类中毒(白罗伞)出现肝功能损害、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注意了这些蘑菇千万不要吃👇👇👇01 致死率高达75%!
随着气温转暖,雨水增多,野生菌进入生长旺盛期和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为有效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六盘水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现就防范野生菌中毒预警提示如下: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或霉变的野生菌。
这是传唱在云南民间的歌谣,指的是野生菌的毒性威力不可小觑。患者 杨文安:“我当时总觉得是奶浆菌,奶浆菌我以前吃过一点,吃菌后第二天早上是拉肚子,昨天中午感觉很不清醒,睡到晚上8点20就感觉全身冒冷汗。”
野生毒菌毒性成分复杂,一般发现的野生菌中毒症状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肝脏损害型等,而肝脏损害型最为凶险,致死人数最多,其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食用野生毒菌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毒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近日,昭通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昭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风险预警:警惕“条盖盔孢菌”中毒。预警消息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要随意采、不要随意买、不要随意卖、不要随意吃不熟悉的野生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15日消息(记者王洪旭 通讯员许珂)近期,海南省即将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各种野生菌类及植物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麻风果等有毒植物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即将进入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