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7月22日电 7月22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240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大型总段,顺利入驻中船长兴造船基地最长船坞,进入搭载总装新阶段,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又实现了新的突破。
#精品长文创作季#船舶制造行业是全球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海洋资源开发、航运交通、能源运输以及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关键的技术装备,为推动国民经济与国防安全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发展状况对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国拥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在船舶工业领域的天然优势,但在21世纪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苦于工业基础的薄弱和技术方面的不足,我国造船业占全球市场总份额的比例很小。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们工业门类的完善和科研体系的健全,我国的造船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崇明长兴,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这片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再次迎来能级跃升。1月4日,长兴岛上开工建设的是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重大建设项目的中国船舶长兴造船基地二期工程。上海三大船厂之一、中船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将从浦东整体搬迁至此。
今年8月,中国一举拿下全球近九成的造船业订单,在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成为趋势的当下,上海三家船厂表现抢眼,仅上半年就完工交船38艘。然而成绩背后,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中国造船业亦有隐忧。中国为何能成为“世界船厂”?造船业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2024年,是我国造船业高歌猛进的一年。随着高附加值的新船连续出坞,中国已经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 世界第一。目前,世界上每两条完工交付的新船,就有一条是中国制造的。而在这其中,上海船企扮演了重要角色。
上海 长兴岛造船基地——打造世界最大造船基地[总投资]:350亿元有“中国第一厂”称号的江南造船厂迎来建厂143周年。这一天,江南造船厂正式告别故土,从黄埔江畔的上海市中心整体搬迁到位于长江出海口的长兴岛。
2022年中国造船业延续2021年的火爆行情,再次强势开局,在中国船舶工业重镇上海,今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一月新船订单金额和完工量双双打破单月纪录,实现“开门红”。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系列报道《潮起长三角 小岛大经济》第三站走进位于上海崇明区的长兴岛。这里拥有长年不淤、不积、不冻的深水岸线,是我国船舶海洋装备产业的重要基地。长兴岛,岛虽小,却是世界级的海洋装备岛,很多国之重器和国际领先的海工产品都在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