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日至8日新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中东部,带来大风降温天气。中央气象台6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和大风黄色预警。蛇年首次寒潮到底有多冷?不少人出门被风吹得瑟瑟发抖,但实际温度却没有体感温度那么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做好防护?快来听听气象专家怎么说。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日至8日新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中东部,带来大风降温天气。中央气象台6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和大风黄色预警。预计黄淮及其以北大部地区将降温6℃至8℃,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黄淮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0℃以上;南方大部降温4℃至6℃,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
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共同影响,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3年将是“最暖年”,国家气候中心也在11月份预测,今冬中国有较大概率偏暖,但近日,一场接一场的寒潮不断来袭,国内多地气温骤降并出现雨雪天气,引发公众热议。
蛇年第一波强冷空气“到货”昨夜我省北风劲吹气温持续下滑今天白天省内最高气温仅有3~7℃未来三天虽然雨雪不大但早晚时段“冻力十足”“风寒效应”明显公众需提高警惕什么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是指在一定气温下,因风力增加而造成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明显偏低的现象。
中央气象台24日18时升级寒潮预警为黄色,同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4日20时至28日08时,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其中,华北北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16℃以上。
央视新闻客户端 蛇年的首场寒潮天气趋于结束,中央气象台今天也解除了寒潮蓝色预警,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刚刚经历过的冷还是刻骨铭心,尤其我国北方地区,很多人感觉实际体感温度比天气预报的气温还要低,有专家介绍,这是风寒效应,什么是风寒效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