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5月7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介绍,湖北省全力守好一江清水和一库净水,被誉为“首都水井”的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10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邵新宇介绍,湖北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整体性提升。
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作为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省份,湖北如何加强水安全、水环境治理?5月7日,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湖北连续6年实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十大提质增效行动,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
工作人员在记录采样数据。人民网 霍亚平摄 丹江口水库。(资料图)人民网 霍亚平摄 工作人员在进行清漂工作。人民网 霍亚平摄 工作人员在对水质进行检测。人民网 霍亚平摄 工作人员在检测水质。人民网 霍亚平摄 工作人员在进行取样工作。人民网 霍亚平摄 工作人员在检测水质。
11月30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无人机照片)。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优良,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每年符合Ⅰ类水质的天数和指标个数持续保持在高位。
守好北方人民的“大水井”——湖北省守护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探访“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11月28日,记者跟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京津冀豫鄂五省市党报湖北行”全媒体采访团来到十堰市。站在茅箭区茅塔乡王家村茅塔河边望去,河堤上的标语颇为醒目。
中新网12月12日电 丹江口水库是保障中线工程受水区包括首都在内1.14亿人的饮水安全,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生命线”。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12日表示,经过各方通力协作,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保障初见成效。
【来源:科技日报】原标题: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持续向好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湖北丹江口库区持续深化水质保护,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工作。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深秋的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蓝绿色的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2014年正式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优良,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随着生态保护力度越来越强,每年符合Ⅰ类水质的天数和指标个数持续保持在高位。
湖北省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汩汩清水从这里出发,穿越中原,一路向北,直抵京津腹地。千里调水,水质是焦点。丹江口是如何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来看记者的探访。丹江口2313公里长的库岸线,岸线曲折、河汊众多,队员们每天在辖区水域要开展3次以上的巡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李启东 叶相成 程家忠“保水护水,从我做起。”3月5日,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街道的干部和志愿者来到百二河边,捡垃圾保护环境。当天,该市还有郧阳、丹江口等地的数百家单位,都举办了类似的“学雷锋精神、践护水使命”活动。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11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介绍,近年丹江口水库Ⅰ类水质天数均在200天以上。其中,2021年252天,2022年206天,2023年335天;2024年截至11月1日,Ⅰ类水质已有228天。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通讯员 仁宣3月26日,湖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全省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以上。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图为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船只在丹江口水库航行。新华网李晓笛摄新华网武汉11月2日电(李晓笛)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有一支团队,他们负责对丹江口水库及沿岸的水质采样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