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敖和曾健民共同执笔写就《<大江大海>骗了你》指出龙应台书中史料错误、只谈现象不谈原因、用悲情躲避更深刻的问题等等。作者:李敖、曾健民或许龙应台完全不知道,最后的“现象”根本不是单纯的飢民问题,而是国民党蓄谋发起的“飢民战”。
——堵塞漏洞,严密封锁——在死亡线上挣 扎的饥民—— 国民党赶老百姓出城——林罗向毛泽东报告围城情况—— 杨滨反映百姓的惨状——林罗下令收容难民——死城长春——12万老百姓死亡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围困长春的方针既已决定,1948年5月30日,东总向长春围城部队下达了严密封锁长春的命令。
这一次的故事,是一幕没有战争的历史,但我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希望你们记住这座城市的故事。---「长春」。三年前,这里还是日军统御下,伪满洲国的皇都。短短几年过去,1948年的长春,我们不再叫它皇都,我们可以叫他“难城”。长春,是卫立煌上任伊始,所下之最大棋眼。
回忆起1948年辽沈战役中的长春战役,曾任国军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的郑洞国曾沉痛地说:“多少年来,每每追忆起长春围城时的惨状,我都不免心惊肉跳,尤其对长春人民当时所遭受的巨大灾难和牺牲,更感到万分痛苦和歉疚,此生此世我都将愧对长春的父老百姓!”
1948年5月20日,在蒋介石的操纵下,国民政府进行了总统选举,蒋介石当选为国民政府总统。经过一番激战,虽然没有能够拿下长春,但是,东北人民解放军成立了以萧劲光任司令员的第一前线指挥所,对长春采取了长围久困的战略方针,对长春守军展开了军事打击、政治瓦解、经济封锁的立体攻势。
1948年4月左右东北民主联军就已经包围长春,同年10月底解放长春,长春实际上被围困了6个多月。1948年,面对防御工事“坚冠全国”的东北中心腹地长春及城内10万国民党守军,中央军委批准林彪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方针,实施军事围困、经济封锁、政治瓦解三管齐下,在“食口”包袱争夺上,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攻守双方和老百姓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