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梅目前,学生人手一部手机的现象尤为普遍,但带来的弊端也较多,不但会干扰课堂秩序、分散学生注意力,还容易形成攀比风气,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甚至损害学生身心健康。龙岗区资深教师易新梅认为,教师应以鼓励的态度,多渠道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来源:【三秦都市报】本报讯(记者 赵福生)为净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安康中学高新分校八年级组织开展“拒做手机控,书香伴人生”主题手抄报展示活动。活动倡导学生“拒做手机控”“不要沉迷在手机的虚拟世界里”“拒绝浏览不健康内容”,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怎样规范学生使用手机?”“家长和孩子因使用手机产生的矛盾要怎样解决?”日前,虹口区学校全员导师三级教研展示交流活动暨全员导师制专项评估培训会在上海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召开。活动中,与会的“导师”围绕学生手机使用问题进行了研讨。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道”,我们一定先要占住。所以,在禁止之前,我们要竭尽所能地宣传老师禁手机的苦心,让他们明白,禁手机,其实都是为他们好。这是一个很见班主任忽悠能力的事情,厉害的班主任,一张嘴翻云覆雨,把黑都能说成白。引导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主题班会、黑板报、
游戏不是不能玩,就是要注意这个“度”,注意有节制,不能沉迷。手机的主要功能就是沟通,交流,有了手机,不仅是父母和孩子额度交流比较方便及时,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沟通也会比较顺畅。很多学生跟老师当面交流有点障碍,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通过手机,通过聊天软件沟通交流就比较顺畅了。手机中的
一、老师怎样没收学生的手机 其实,老师是无权没收学生手机的,但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可以暂时替学生保管手机。但是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成功地让问题学生交出手机。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一定要妥当处理,不能硬抢,尤其是女教师,否则一旦激化矛盾,理亏的倒霉的全是老师。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杨旭斌假期生活大门的打开,让青少年儿童有了充足时间扎进电子产品的世界,刷短视频、看资讯、发信息、玩游戏,一顿操作下来可能成瘾并产生依赖!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过度沉迷智能手机,除了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还会对认知能力、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