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文明古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总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智慧,而在众多值得国人骄傲的国粹经典中,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的古代建筑。其中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是苏州园林、赵州桥、圆明园、紫禁城……其中还有人不知道的,比如北京古城墙。
永定门修缮原则是“原汁原味”,为此文物专家们花费了颇大力气,找来了1937年永定门城楼实测图,花大价钱从遥远的非洲购买12根铁力木做金柱,连当年拆城墙时留下的百来块旧城砖也重归旧城,虽量少,但聊胜于无。
而“新”的确立,自然便要与“旧”斗争,这个“旧”既有旧的思想,又自然也有旧有的物什。于是,很快一场关于北京旧城墙的存立争论展开。以郭沫若为首的大多数人,支持拆除北京古城墙;而以建筑学家林徽因、梁思成等人为首的一方,则坚决反对拆除古城墙。对于这样的争论,郭沫若一方的优势在于支持者人
两千年的兰州城 城池是一个城市的年轮。作为丝路重镇的兰州,如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今天人们仅仅知道,兰州境内最早的行政建制是榆中县,其次是汉金城县,但很少有人知道兰州过去的样子。 那么,兰州城市如何一步步长大的?
两派因为城墙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为了保护城墙,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甚至多次请见周总理,请求他保护城墙,而郭沫若也大肆奔走,势必要拆除,惹得梁思成派的胡适痛骂郭沫若,虽然梁思成夫妇极力奔走,想要保护城墙,但是因为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城墙最终还是拆除了。
要论才气,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当中,郭沫若当仁不让排第一,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各类桂冠于一身,有些是国家给的,但大多倒名至所归,他的甲骨文研究、浪漫主义新诗和充满激情的回忆录,皆是无可否认的传世之作,尽管立场和人品多有非议,他还是顺利当选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