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空公司被指“为等外籍乘客导致航班延误”一事有新进展。7月31日,航班起飞地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涉事航班由于流量控制原因延误,晚到旅客是在起飞时间待定下,作为第二批乘客登机的。”延误航班上出现的外籍旅客。
这事儿闹得可真大!上海航空一航班为等15名迟到的外国乘客,竟然让其他乘客苦等3个半小时!官方说是因为流量控制,但网友们可不买账。有人质疑:"流量控制怎么还能上乘客?"还有人愤怒地说:"我上次晚到几分钟就被拒登机了,凭啥外国人能等这么久?"更有乘客分享被莫名其妙改机场的糟心经历。
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2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天河机场目前双跑道运行。截至11时,已取消64架次航班。据武汉天河机场统计数据,5日全天进港航班326班,出港航班362班。目前,机场是双跑道运行,截至11时,已执行航班70架次,取消航班64架次,剩余497架次。
流量控制究竟是啥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未来十年内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在我国的机场,有一个旅客们耳熟能详、颇具中国特色的词经常与航班延误联系在一起,即“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成为导致中国航班延误的一个变压器。
选择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但国内航班的准点率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今天小编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个问题:飞机延误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先来看飞常准刚发布的一些参考数据:(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注:数据来源于飞常准。天气原因34.35% /空管原因26.
问:“你在机场工作?”答:“是!”问:“我挺好奇的,所以想问问...”答:“买机票不打折,坐飞机不免费,不能给升舱,延误多久我们说了不算,带不了免税品,过节不放假,双休日不一定休息,工资没传言那么高,圈子不乱没潜规则,想问什么?
飞机如今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但你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吗?在封闭的机舱内,飞机是如何为数百人提供充足氧气的?众所周知,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氧气含量也会越来越低,而飞机的巡航高度通常在一万米左右,有时甚至更高,达到一万两千米,要知道,世界最高峰也才八千多米而已。
“叮咚,前往××的旅客请注意,我们非常抱歉的通知您,您所乘坐的××××航班由于飞机晚到原因,不能按时起飞,请您在座位耐心等待,具体登机时间请您留意机场广播”相信经常坐飞机出门的朋友一听到这个声音就非常恼火。
成为了在工作中常见的对话。你是不是也听到乘务员之间的术语。让人听得一头雾水,这是在打什么谜语?为了避免停放在地面上的飞机意外滑动,在飞机落地停稳后都需要在飞机轮胎前放置一个挡板,类似于避免汽车溜车而在停车位里放置的挡板,自2014年起,“撤轮挡”便作为航班正点起飞的标准,撤掉轮挡后使用牵引车将飞机推至跑道上,飞机即可开始滑行。
塔台管制室里,“空中交警”不停地向飞行员发出指令青岛新闻网11月4日讯 高效绿色的出行理念使飞机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但是,因一句高频率出现的“由于空中管制原因造成航班延误”造成旅客延误,使旅途中的人们常常倍感无奈和困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有没有破解延误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