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小伙芦庆欢用木板、纸片制作的迷你版农村小院,让不少网友直呼“太逼真”。10月8日上午,芦庆欢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是山东德州人,高中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老家的平房里,高考考到烟台南山学院读材料专业。
河北衡水。大叔手工打造微缩模型还原老家记忆。45岁的手艺人王伟热衷制作微缩模型,还原老房子。四合院、老火车站、乡村教室、鸡窝……展示架上这些微缩模型,瞬间将观者的记忆拉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旧时光。王伟说:“用微缩模型保留故乡记忆,比照片更直观,也更能缓解乡愁。
“中国超级泥瓦匠”机器人雏形。在月球上盖房子,真的遥不可及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群“中国超级泥瓦匠”为人类在月球上建起科研站。近日,首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百余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索如何在月球“建房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0日讯 手工一直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手工文化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这段时间以来,德州“00”后小伙芦庆欢用微缩模型还原老家住宅,勾起了很多网友的童年回忆,让大家直呼“太逼真”。
木制的院门,两栋石砌的房屋,门上贴着大红的福字,院子里火红的柿子树,角落堆放着的柴火……近日,在河南沁阳市的杨路家中,迷你版的“太行石屋”十分引人注目。“这个石屋从设计到制作前后用了十天的时间,是我的第三件作品,也是比较满意的一件作品。
近日,四川广元男子邓先生耗时1个月,用微缩方式再现儿时老家房子。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用模型还原出来的农村场景十分逼真,细节十分到位:不仅有老式的土墙瓦屋房,就连农具、田地里的庄稼,甚至地上的水印都完美重现。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上,北京建工集团展区长安街沙盘与中轴线模型成为展会焦点。现场特别策划的一场古建筑文化特色活动——拼装微缩斗拱模型,更是吸引了不少观众参与,让大家沉浸式感受古建筑的精湛技艺和魅力。
极目新闻见习记者 丁伟视频剪辑 彭婉馨为了帮奶奶留住记忆,河北保定定兴县一名90后理发师花费半年时间,根据儿时院落的模样,制作成精美的微缩模型,送给奶奶作礼物。因该微缩院落错落有致、形态逼真,勾起不少网友的童年回忆。
为人类在月球建起科研站。4月8日,首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探索如何在月球“建房子”报告系统分析了月面建造方案中结构、材料及工艺装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制约月球科研站建造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并展示华中大团队在月球建造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相关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