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G600飞机增压舱压差载荷工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在航空工业强度所阎良新区顺利完成。由于AG600飞机仅前段机身增压,增压端框的尺寸远超同级别的民航客机,最大需要承受的压力载荷甚至超过了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且其“异形增压舱结构”为国内首次使用,设计技术要求高,试验风险大。
8月15日,AG600飞机前起落架与机身连接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在航空工业强度所阎良新区顺利完成。14时35分,正式试验前准备工作就绪,经试验团队请示,上海审定中心结构强度室审查代表陆冠同意“按程序开展试验”。
央视网消息:6月25日,据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0日,上海审定中心AG600审查组在航空工业强度所阎良新区审查目击了AG600飞机稳定俯仰2.5G工况极限载荷适航验证静力试验,AG600飞机静力试验机按试验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加载并通过考核。据介绍,稳定俯仰2.
民航适航审定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珍红,民航上海审定中心主任顾新,党委书记张向新,副主任掲裕文,副主任、总工程师张迎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虞跃,航空工业民机国合部工程办主任周继春,航空工业通飞副总经理、通飞华南党委书记、董事长熊贤鹏,通飞华南总工程师黄领才,航空工业强度所所长王彬文、党委书记王育鹏,及民航适航审定中心、民航上海审定中心、航空工业民机国合部、航空工业通飞、航空研究院、通飞华南、强度所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人员目击了试验过程。
上午10时15分,航空工业强度所阎良新区,在航空工业通飞华南汇报试验概况及工程准备情况、强度所汇报试验准备情况及预试情况、制造代表宣布制造符合性检查审查意见、工程代表宣布试验工程审查意见后,“鲲龙”AG600稳定俯仰2.5G工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正式开始。
“你们的技术能力行不行?水平怎么样?”参与中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过程中,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飞机结构强度工程技术所副所长彭国辉与团队曾陷入质疑。团队在开展ARJ21飞机2.5g极限载荷静力试验时,伴随着现场一声巨响,试验一度中止。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中国大型客机C919的油箱,竟然设计在在薄薄的机翼里,甚至每次飞行时,都要装进去22.6吨在其中。那么在高空飞行中,装载这么多的油,难道都不害怕会将机翼压断?
◎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记者2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获悉,由该集团全新自主研制的AC332第001架机已于日前完成垂直起飞工况带复材系数的机体结构静力试验,证明机体复合材料结构能够承受1.16倍的极限载荷,标志着该直升机机体结构满足强度要求,结构适航验证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不但打破了波音与空客的全球双寡头垄断,更用实力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底气。可偏偏总有些人唱反调,说C919是个“空壳”,只会拼装进口零件。这种言论不仅偏见满满,更忽视了C919背后的硬核实力和科技自信。
作 者丨孔海丽编 辑丨张伟贤“颠簸太恐怖了,机舱不少人都哭了。”7月10日晚间,多位乘客在社交平台分享,当日乘坐从上海飞往北京的国航CA1524航班遇到了剧烈颠簸,一位女乘客和乘务员被颠簸甩上了机舱天花板。(此前报道:空中惊魂!空姐、乘客被甩到天花板!水瓶抱枕满天飞...
国航发布声明表示,2023年7月10日,国航CA1524航班(上海-北京),机型A330-300,在飞行过程中突遇晴空颠簸,机组和乘务组按程序处置,全力维护旅客安全,在此过程中一名旅客和一名乘务员受伤。航班于17时18分正常落地,国航安排专人陪同受伤旅客和乘务员前往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