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铁时代,跑得既快又稳,如果高铁钢轨上还有缝的话,列车高速通过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就不仅仅像普通铁路那样产生噪音的问题了,由此带来的振动可能会对车轮造成致命的损坏。很多人都听说过是因为高速铁路使用了无缝轨道,那么问题就来了,无缝轨道是怎么克服热胀冷缩的呢?
原标题:包白线完成应力放散施工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李喜龙 李伟博近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包头运营维管段完成入冬前包白线应力放散施工。受气温、外力等因素影响,钢轨内部积存较大应力,无缝线路地段易发生胀轨跑道。
现在中国高铁的实力非常强大,原本对中国不屑一顾的西方国家也如今也只能感叹已经难以追赶中国,而这是因为中国研发了大量性能优秀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设备,比如无缝轨道,据称目前中国高铁使用的铁轨上千公里没有一丝缝,可以说是一整条蜿蜒了上千公里的铁轨,正是因为使用了这一装备,中国高铁才但愿才能拥有如此之快的行驶速度,那么中国高铁轨道为何没有一丝缝呢?
中新网江西共青城4月19日电(巫发阳 王浩)19日凌晨,伴随着阵阵雷声,一场大雨倾泻而下。此时,南铁九江桥工段共青城线路车间80名干部职工正站在栅栏网外整装待发,准备利用3个多小时的“天窗”时间对昌九城际铁路共青城城际场105号道岔进行应力放散施工。
来源:【人民铁道网】8月28日2时45分,夜色深沉,彰武站站场外却人头攒动,头灯灯光起伏交织。阜新工务段100余名干部职工正兵分两路,在大郑线下行110公里800米、112公里300米处网门外集结。“一、二,放!
归家有期,团圆不远,回家过年的人,开始准备归程。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乘坐火车时,总会伴随着富有节奏感的“哐当”声。但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如今乘坐火车出行,那熟悉的“哐当”声已很少响起,火车运行时的“哐当”声,是如何消失的呢?
兵马俑改扩建项目下穿陇海铁路立交工程3月18日开始施工,经过100余天艰苦奋战,下穿陇海铁路立交工程施工取得重大突破,框架桥顶推较原计划提前3天通过陇海铁路上下行。据悉,下穿陇海铁路立交工程为兵马俑改扩建项目控制性工程,新建框架桥北侧长度53.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4日电(马立强)9月3日0时,姜家站到发4线上,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庆工务段40余名施工人员在这里准备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施工,让静卧在滨洲线上的钢轨“巨龙”,舒展了一个夏季的身躯。
6月24日,兵马俑专用线改扩建工程迎来重要进展,该项目控制性工程——下穿陇海铁路框架桥“顶推”较原计划提前3天顺利通过陇海铁路上下行。下穿陇海铁路立交位于公路里程ZK0+412处,新建框架桥北侧长度53.
中新网哈尔滨11月12日电 (于海江)为了确保线路安全畅通,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加格达奇工务段10月8日到11月12日,对沿线10个线路车间管内共计75公里无缝线路进行“舒筋松骨”,释放钢轨内部应力。
中国的高铁钢轨可以做到绵延千百里却没有一丝缝隙,而且丝毫不担心热胀冷缩问题。2015年,一名瑞典记者用一枚硬币的视角,表达了乘坐中国京沪高铁带来的震撼,他将这枚硬币竖立在时速三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京沪高铁窗沿,列车行驶过程中,这枚硬币足足立了8分钟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