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准备了更多举措,但这些措施在什么时候实施才能达到最大效果,是英国政府的重要考量,尽管这导致了英国的对策看起来暂时让外人难以理解文|《财经》记者 江玮 发自伦敦 编辑 | 郝洲当意大利封锁全境、法国宣布学校停课,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最新制定的防疫政策饱受争议。尽管他在3月12
安德鲁·汤普森牛津大学教授,著有《英帝国》和《帝国和全球化》。例如,当前有许多人在谈论绿色经济能够降低环境风险,但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最近给我们的警示,经济的目的不仅是增加收入,它还应致力于提高生活质量。
3月初,英国提出富有争议性的群体免疫理论,遭到诸多批评,英国随后宣布封城等更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个风险要跟大家沟通好:一方面,个人也有责任,不要扎推、聚会,尽量减少公共活动,尽量保护自己;从政府角度讲也有责任,比如大型赛事、大型封闭环境可能不能马上解封。
戈尔丁是牛津大学马丁学院创始理事,专注于全球化与发展研究,在其《缺陷的蝴蝶效应——全球化怎样带来系统性风险及如何应对》以及《大发现时代》等著作中,他曾提出,全球化会促进合作与发展,但彼此关联性也会带来新的威胁,比如加速全球性流行病的扩散等。
新华网伦敦11月29日电(记者刘石磊)由牛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办的“中国校长论坛”日前在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等,就中国经济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与牛津学子深入交流。
新华社伦敦11月22日电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使中国走出了有特色的创新之路,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学院建立二十年发展历程[1]牛津大学全球与区域研究学院(Oxford School of Global and Area Studies)在2024年迎来建院二十周年并于2025年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回顾发展历程几经调整变革。
英媒:牛津大学要求学生匿名提交涉华作业,以“防范研习中国议题时受香港国安法惩罚”做贼心虚?英国《卫报》28日报道称,英国知名学府牛津大学近日采取措施,以“防范”在该校研习中国议题的学生受到香港国安法的惩罚,其中包括要求相关学生匿名提交作业、不对相关课程进行视频录像等。
海外看战“疫”:牛津大学流行病学专家:抗“疫”正规战已结束,游击战很难打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势,著名流行病学专家、牛津大学终身教授陈铮鸣在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时表示,中国抗“疫”的正规战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游击战很难打。问及中国疫情的结束时间,陈铮鸣表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创新领域成果引人注目,实践经验可供其他国家学习借鉴,国际社会应加强创新合作以应对挑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疫情之下这些华人的行动引发关注本周《华人故事》为您讲述他们的真实故事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国蔓延文化古城牛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在这里生活着大约600多名中国留学生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金泳成今年26岁,来自深圳是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医
新华社伦敦2月22日电专访:加速创新开放对冲疫情对供应链影响——访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新华社记者于佳欣 顾震球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新冠肺炎疫情会给全球价值链带来一定影响,但客观上也为中国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