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在益阳方言里,有一个成语读如“害精矮子”,有两个含义:一是表扬人聪明绝顶;二是用来形容“害人精”。其实,正确的写法是“解缙矮子”。解缙,明洪武二年(1369)出生在江西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世家。相传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
“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百科全书”“全书共11095册,22877卷,3亿7千万余字”“正本下落成迷、副本百存一二”“直接‘对话’14世纪前的中国”,对于《永乐大典》的介绍,往往解释一个问题同时引发更多关注。
6月19日起,“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即将在南宁开启广西巡展。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承办。《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也是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永乐大典》近日,苏州图书馆正在进行一场名为“册府千华——《永乐大典》与苏州”的文献展。难得一见的明代《永乐大典》真迹,吸引了不少人。有观众发现,在“湖”字册提到的“西湖十景”中,“麯(曲的繁体)院风荷”写成了“麺(面的繁体)院风荷”。
《永乐大典》湖北巡展持续近一个月,元旦期间有读者在湖北省图书馆微信公号留言:“没想到和3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一起亮相展览的,还有我省珍藏的古籍。一本本残损的古籍,靠着那一墙的修复工具,在古籍保护工作人员手中变成它们最美的样子。”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才子,他的一首词作,仅开头两句便惊艳了千年岁月,他就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杨慎,被誉为“明朝第一才子”。
自古江西多俊才,在我国明朝的时候,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明代首位内阁首辅,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总理、首相这样的职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永乐大典》的总编——解缙,就是江西省吉水县人。
他是明朝近三百年来最富盛名的大才子,十九岁中进士,一夜之间全国闻名。他是《永乐大典》的主编,不负朱棣所望,耗时两年编撰出了影响后世的璀璨巨著。他敢于谏言,却因不善审时度势,成为了党派纷争的牺牲品,最后被雪夜活埋,活活冻死。他是解缙,一个被后世唏嘘不已的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