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覆灭,是一段令人心碎的历史。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这场运动的终结。在攻城准备完成的时刻,清军已经合围了天京,太平军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李秀成多次反抗均告失败,最终被俘并处决,天平天国的命运已经注定。在太平军的残部中,一些领袖选择了顽强抵抗,比如谭体元。
大清咸丰三年三月中旬,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于五月初,命大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军北伐。太平军击杀清提督以下官员17名,清兵3000余人,得火药2.5万斤,铁炮250尊,并于十三日乘胜占领了豫东重镇归德府城,全歼了留在城内的3000多守军,并缴获火药2万余斤,大小铁炮不计其数。
太平军从广西金田起义后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横扫清朝南方地区,连续攻克武昌和金陵这两座重镇,建立了与清朝分庭抗礼的太平天国政权,从军事角度来看,太平军的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不仅战法诡谲多变且士兵搏杀凶悍凌厉,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清军都是一触即溃。
1853年2月9日,太平军主力离开武汉,水陆俱进,沿江东下,直扑清廷在江南的统治中心——南京。太平军攻取武汉三镇后,早已是今非昔比,队伍已经由出广西时的数万人扩充到数十万,且分为水师、陆师,齐头并进,相互策应。
等销烟散尽,人们才发现,身着黄色袍服的中年男子,奄奄一息的躺倒在地,左手捂住的胸口,开始渗出鲜血。1852年5月,春末夏初的广西,天清气朗,太平天国三万余人的部队从全州城旁逶迤而过,这座近在咫尺的城池并不是太平军这次的行动目标,他们要抓紧时间,北上湖南。
1853年2月9日,太平军浩浩荡荡离开武汉三镇,开始顺江东下,目标是进攻六朝古都南京。彼时的太平军,兵力迅速壮大,已经扩充至数十万众, 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超过前线清军,出现了某种优势 ,结束了自金田起兵以来为图生存、东奔西走、四处转战的军事被动局面。